唐玄宗聽了高仙芝和封常清的建言,原本內心偏向於先平定內亂再收復隴右河西的心,又猶豫了起來!
高仙芝有一點刺痛唐玄宗的痛處!
唐玄宗一直沉醉幹開元盛世的巨大宏圖偉業面前,即使自己有一天駕崩,也能自豪面見列宗列宗!
唐玄宗很清楚,一旦隴右河西一失,恐安西,北庭不保,到時侯我朝西邊大片土地盡落敵手。
即使朝廷在平定叛亂後,再收軍收復隴右河西之地,恐怕自己年事已高,等不到大軍收回隴右河西的那一天了。
到時候朕就要揹著無數罵名去面見列宗列宗,這讓一向自詡以唐太宗為目標的唐玄宗的心氣如何受得了!
更何況封常清的話讓唐玄宗想到眼前潛在的危險。
這安西軍,北庭軍,同羅精騎,他們的家人都在西域。一旦他們得知朝廷不管安西,北庭的死活,恐怕安西將士對朝廷寒心,從此不再為朝廷效力。這五萬精銳騎兵恐怕會一夜潰散,企圖回到安西北庭故鄉!
想到這,唐玄宗這下徹底沒有了主意,便將目光投向李興身上,這李興從叛亂以來,一直對叛軍有著準確的判斷力。
唐玄宗想聽一下李興的建議,便對李興開口道:“不知李愛卿對此事有什麼看法?”
唐玄宗話音剛落,兩派的人剎時間將目光投到李興的身上。
經過兩派的爭執,可以說是齊鼓相當,無法壓倒另一派。
高仙芝和封常紛紛盯著李興的眼神,想看出李興的想法。
這李興是軍方中人,而且也是出身於安西軍,極有可能會站在自己安西派這一邊。
而房琯和張垍也將目光放在李興的身上,這李興一直在致力於平定叛亂,這次極有可能會站在自己這邊。
而韋見素則是沉默不語,剛才他表明了態度,現在就看陛下會做何決定?
至於李興的站隊想法,韋見素已經猜知一二。
韋見素內心暗道:“自己之所以會建議出兵增援隴右河西之地,不僅僅是站在全域性的角度去考慮,更是猜到三位大將的決定。現在是陛下倚重三位大將的重要時刻,一旦三位大將一齊贊同出兵增援隴右河西之地,即使是陛下也只能同意三位大將的意見!可笑這房琯和張垍看不清其中的門道,非常傻呼呼地站出來反對道!”
李興望著兩派的人目光以及陛下的目光緩緩道:“陛下,我朝的財政收入一半出於絲綢之路的稅收。
一旦隴右河西失守,吐蕃軍切斷河西走廊,那絲綢之路便會中斷,西域的商人無法來到中原,我朝廷自然難以收到稅收,朝廷將失去財政一半的稅收。
若朝廷日後平定叛亂,卻因財政緊張,無力拿出大量錢財來安置叛軍降臣降將和大肆封賞我軍升官晉爵,封賞錢財,以及無力拿出大量錢財投入到河北道河南道恢復民生工作中。
到時候不僅無法安定叛軍降臣降將歸降我朝的心,更會令無數浴血奮戰卻得不到封賞的我軍將士寒心,也會讓河北道河南道十年都難以恢復到天寶十三年之前的盛世景象。
到時候朝廷只能對河北道河南道免稅,一直到河北道河南道百姓有稅可繳。那我朝不僅丟失絲綢之路的一半稅收,更會無力收繳河北道,河南道的稅收。
那我朝財政將更加緊加,無力穩定天下大局,更無法投入大量錢財組織十萬以上的大軍西進收復隴右河西之地。
為天下安定,為保證朝廷財政收入,足以完成恢復大唐帝國開元盛世的景象地偉大復興功績,絲綢之路的重要稅收之地斷不可丟!
因此,微臣建議應立即調大軍增援隴右河西之地,務必將絲綢之路的重要稅收之地牢牢掌握在我朝手中!”
“嗖!”
整個大殿一片寂靜,兩派的人都目頓口呆,還沉浸在李興口中的可怕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