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興走後不久,唐玄宗臉露一絲殺意對高力士下令。
“兒臣叩見父皇!
太子李亨進入院子內後,立即假裝鎮定向父皇行禮。
唐玄宗聽到太子李享行禮,唐玄宗眼中寒芒,看向太子。
鎮定下來的唐玄宗仔細推理這次兵亂,可推斷出這次兵亂背後定有太子李亨的身影!
可廢掉太子?那麼這個皇位將來要交給誰去坐才能確保大唐江山穩固呢?玄宗想想,似乎除了太子李亨之外,剩下其他一些兒子沒有一個成器的,皇孫也都是一些酒囊飯袋,自己這般高齡能還能活幾年?自己龍御歸天之後,這個皇位遲早要交到子孫的手中,如果現在殺了太子李享,自己龍御歸天后,把這些皇位交到那些不成器子孫手中,他們能守得住現在大唐王朝的江山社稷?
半個小時後,一身冷汗的太子李亨走出院內,畢竟這次面見父皇,太子李亨以為自己難逃一死。可沒有想到父皇只是教訓了他一頓,並沒有下令將自己處死,就連太子之位也沒有剝奪。
晚上時分,七萬姚州軍抵達馬嵬驛,唐玄宗見到七萬唐軍,心裡這才徹底放心,心中更有了一絲保衛長安城,奪回潼關的雄心壯志!
??
第二天上午
唐玄宗為安禁軍之心,特下詔:“楊國忠身為朝廷重臣卻與吐蕃人勾結企圖謀害朕,如今已經被禁軍將士正法,死有餘辜!此案至此蓋棺定論,日後任何人不得提及此事!”
禁軍將士們聽了皇帝的聖旨心中都鬆了一口氣!
同時唐玄宗召眾大臣和李興以及姚州大都督劉治田前來商議朝事。
唐玄宗道:“現在商議朕和朝廷的下一步行動,現在我們擁有七萬唐軍。我們是該繼續入蜀或者去其他地方,還是返回長安城,憑七萬唐軍固守長安城,堅守待援!眾卿家議一議,今天必須定下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陛下,老臣認為應該撤往朔方,如今朔方戰略地位重要,朔方西面北面都有黃河天險,西南方向又有隴右河西作為屏障。陛下到朔方後,可調西北十幾萬大軍平叛,一旦時機成熟,奪回長安城。
紙上談兵的房琯第一個站起來發表意見。
“陛下,老臣以為聖駕進川最合適,劍南道地勢險要,到時侯只需封鎖關隘,叛軍便無法攻入劍南道!”
有些臉色蒼白的韋見素覺得還是按死去的楊國忠的計策來
“微臣認為應該率軍返回長安城,保衛長安城。而且長安乃是我大唐國都,就城牆堅固程度和城防工事而言。而我們擁有七萬軍隊,就是有二十萬叛軍攻城,也難以攻破長安城。陛下和大人們應該都明白一個道理,得民心者得天下。如果朝廷撤往朔方和劍南道,天下百姓會如何看待大唐王朝,天下百姓只會認為朝廷無力無力平定叛亂。那天下有實力野心家會紛紛擁兵自立,那平叛可就遙遙無期了!可如果朝廷失去了民心,朝廷還怎麼跟叛軍打?而且一旦叛軍拿下長安城,那留在長安城內的皇親國戚、官員定遭叛軍慘無人道屠殺。我們現在要做的是,陛下和眾大臣現在就隨大軍返回長安,我們要搶在叛軍抵達前回到長安城內,保衛長安城!”
此時李興站了出來,將自己的想法告訴聖上和眾大臣。
喜歡大唐潛龍請大家收藏:()大唐潛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