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唐潛龍 > 第二百六十七章 五將的震驚

第二百六十七章 五將的震驚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都市夜戰魔法少男(庫洛牌的魔法使) 三國之太史子義 軒轅黃帝和嫘祖蠶神 袁術天下 剪輯歷史:開局盤點十大帝皇 唐初大才子 盈翠江山紀 我是崇禎四皇子 回到宋朝之帝國崛起 劍道與陰謀 士兵突擊成最強 原來不是西遊 敵國小白臉 殘唐局 水滸萬金侯 較量無聲 星際浮雕師 大唐潛龍 大唐開局點水成冰 從就藩開始重塑大明

李宓這才恢復沉穩的狀態緩緩說:“想必你們都知道咱們南征軍組建的目的,就是為打敗日益強大的南詔國。這南詔國本帥簡單介紹一下。隋末唐初洱海地區有六個實力較強的小國,分別被六個國王統領,被稱為六詔,分別是:蒙巂詔、越析詔、浪穹詔、邆賧詔、施浪詔、蒙舍詔。蒙舍詔在諸詔之南,稱為“南詔”。在我朝的支援下,南詔先後征服了西洱河地區諸部,滅了其他五詔,統一了洱海地區。現在南詔國執政的乃是閣邏鳳,此人野心極大,自他上任以來,他積極發展軍事和民生,暗中與吐蕃勾結。這些年在閣邏鳳的大力發展下,現在南詔國現有軍隊十餘萬,實力雄厚,已不是劍南道一道之力能抗衡的。”

說到這裡,李宓看了一眼李興以及另外五位新來將領繼續說:“想必你們對天寶十載那場南詔之戰的實情有所瞭解,不瞞諸將,在天寶十載那場南詔之戰中,咱們唐軍慘敗全軍覆滅,僅主帥鮮于仲通一人生還。經此一戰後,劍南軍主力盡喪元氣大傷,直至未能恢復。現如此劍南軍殘軍只能勉強守住劍南道。而南詔王閣邏鳳在天寶十載那場戰役滅掉我軍主力後,便開始無視唐軍,屢屢出兵劫掠我劍南道周邊州縣。而我們卻無力回去,真是窩囊至極,想想都讓本帥羞愧!”

“什麼?全軍覆沒?這麼慘?”

而長安城來的五位大將聞言雙眼目瞪口呆,滿是不可相信。他們雖然在長安城聽到過一些天寶十載南詔之戰的實情,知道在這場戰役中唐軍敗了,至於怎麼敗的,敗得怎麼樣?他們都不甚瞭解,沒想到在天寶十載南詔之戰中唐軍敗得這麼慘,竟然全軍覆沒。這絕對是自聖上登基以來少有的慘敗,可在楊相隱瞞下,這場慘敗變成勝仗了。這究竟是南詔軍戰鬥力太強悍了?還是我軍的實力太弱了?

這時李興聽到李宓講述天寶十載南詔之戰唐軍慘敗的實情,李興的思緒不禁飄到遠方。

史書上記載,天寶十年751年),唐朝西川節度使楊國忠派鮮于仲通率兵6萬人,分兩路進兵征伐南詔,出戎州、巂州,到曲州、靖州。

面對嚴峻的形勢,閣羅鳳派出特使楊子芬、姜如之到曲靖鮮于仲通軍中,向鮮于仲通陳述“姚州之役”張虔陀被誅的事實經過,說明事情的起因與過錯在張虔陀而不在南詔,南詔願謝罪請和。特使對鮮于仲通說,雖然吐蕃早已對南詔威逼利誘,但南詔不為所動,仍然一心向唐。吐蕃已是虎視眈眈,依據情勢,如果唐軍執意要進攻南詔,唐南雙方交戰,吐蕃將坐收漁翁之利。

鮮于仲通不為閣羅鳳的真誠求和與謝罪姿態所動,繼續率大軍向洱海地區進發。當鮮于仲通兵行至白崖時,閣羅鳳再遣使者請和,鮮于仲通不僅不允和,反而扣留了南詔的使臣。大戰一觸即發。

南詔腹心地帶洱海壩子東臨洱海,西依蒼山,是一狹長形沖積扇平原,南北長約50公里,其東西最寬處約近8公里,南端有龍尾關,北端有龍首關。這裡先後建有南詔國的三座都城太和城、大趨城和陽苴咩城,從而成為南詔政權的心臟地帶和根據地。從戰略上看,東面洱海茫茫,水路進攻不易,西面蒼山高聳,平均海拔超過3000多米,山峰羅列,峰頂終年積雪,要翻越蒼山,由西向東攻擊南詔腹地,也幾乎不可能。南面,龍尾城西扼蒼山,東邊將西洱河天塹作為城壕,居高臨下,易守難攻。北面,龍首關東臨洱海,西依蒼山雲弄峰,佔據著蒼山與洱海之間距離最近的地方,襟山帶水,順山勢築城,地勢險要。

唐軍的一隊驍騎,在王天運的率領下,秘密繞道點蒼山西坡,企圖在漾濞一帶登山奇襲南詔。鮮于仲通親率主力,直抵龍尾關(江口)。此時,閣羅風第三次派出使臣求和,鮮于仲通仍不予理會。他心想,6萬唐兵已包圍了蒼山洱海之間的南詔腹地,又有奇兵從蒼山西坡突襲,大軍由西洱河東岸從水道向西進攻,同時由陸路猛攻龍尾、龍首二關,東西夾擊,南北協同,可一舉而下,直搗南詔太和城,成就非凡偉業。

對南詔來說,唐王朝大軍在南,吐蕃大軍在北,形勢萬分緊迫。南詔向唐王朝請和無望,只好向吐蕃求援。當時吐蕃御史論若贊正率領大軍駐守在洱海北部浪穹(今洱源)一帶,即命軍隊從浪穹急馳洱海之濱。南詔與吐蕃軍隊聯合,奮力禦敵。閣羅鳳長子風伽異、大軍將段全葛率軍隊,在蒼山西坡“丘遷和’’即今天漾濞石門關一帶,與唐軍的精銳部隊展開生死之戰,唐軍慘敗,主將王天運戰死,唐軍“腹背夾攻,,南詔的計劃落空。王天運被懸首轅門,唐兵遠遠看到,無不心驚膽顫。與此同時,閣羅鳳親自披掛上陣,率南詔和吐蕃大軍與唐軍奮力殺敵,經過洱海東岸的魯川(今雙廊)、魯南(今海東)、江口(今下關)等戰役,全殲唐軍於洱海兩岸,唐軍主帥鮮于仲通“逃師夜遁”,隻身逃離。第一次天寶戰爭,以唐軍全軍覆沒,只有主帥鮮于仲通一人倖免而告終。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然而,唐軍慘敗的訊息,卻被唐朝宰相楊國忠謊報為空前的軍事勝利;南詔被逼應戰的事實,被歪曲為南詔勾結吐蕃,聯合反抗唐王朝的謀反行為。唐玄宗一方面為鮮于仲通設宴慶功,攫升他為都城長安的最高長官“京兆尹”,另一方面責令楊國忠積極備戰,徵集士卒,調集軍隊,再徵雲南。這真是“西洱全軍敗沒時,捷音猶自報京師。歸來設宴甘泉殿,高適分明為賦詩。”戰死在洱海邊的唐王朝軍士,成為枉死的冤魂。

“是啊!此事千真萬確!”李宓之所以說出天寶十載南詔之戰的實情,就是怕長安來的將領對南詔軍驕傲自大,絲毫不將南詔軍放在眼裡。李宓擔心眾將的輕視重蹈天寶十載南詔之戰唐軍慘敗的覆轍,李宓想用天寶十載南詔之戰的實情,來打醒長安來的眾位將領,讓他們將南詔當成大敵對待與重視。

這時思緒回到現實的李興沉悶站出來出聲:“眾位將領不必對南詔軍過於害怕,其實天寶十載南詔之戰的實情,本將是清楚的。天寶十載南詔之戰中,我唐軍之所以慘敗,主要是因為主帥鮮于仲通無能沒有領軍才能以及對南詔軍的輕敵。還有唐軍沒有想到南詔和吐蕃聯盟,吐蕃突然出兵和南詔軍合擊我唐軍,在多方因素湊合下,這才導致我軍慘敗的結果。各位不必對南詔軍害怕,但是也不能對南詔軍輕敵。總之,我們要把南詔軍當成大敵對待,必須全力以赴打贏這場戰爭。”

喜歡大唐潛龍請大家收藏:()大唐潛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