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寶十年七月,高仙芝於天寶十年751年)四月,從安西出發。在翻過帕米爾高原蔥嶺),越過沙漠,經過了三個月的長途跋涉之後,高仙芝在七月份到達了黑衣大食控制下的怛邏斯城附近。
就在這天,在距離怛羅斯三十里處,發生了激烈的前哨戰。
先期趕到的康、米兩國和黑姓突騎施兩萬大軍已經圍繞怛羅斯紮下營來。預計在七日之內,還會有安、史、曹、何、火尋、石汗那、伐地、訛答刺等國軍隊陸續到達。
……
前哨戰的起因非常簡單。
席元慶率領的唐軍前鋒在到達恆羅斯,發現正在河邊放牧的康囯軍隊,席元慶是個好戰分子,他發現敵人後,不顧鞍馬勞頓,率軍進攻沒有警惕的康國軍隊。
康國軍隊的烏騎施將軍是塔立丹的姐夫,也是諸國裡出兵最積極的人,他的八千人馬是昭武九姓軍隊裡戰鬥力最強的。
康國軍隊遭到突襲後,開始有些混亂,後來,烏騎施發現,突襲他的軍隊,不過是唐軍的前鋒,人數不到三千,於是烏騎施迅速調集全部兵力,欲和唐軍一戰。
可是席元慶絲毫不畏懼,率鐵騎直接與康國軍隊正面廝殺起來。
這就是安西軍的魄力,因為安西軍一直走的是精兵路線,裝備精良,而且兵者都是自願為軍,可戰之心甚強,士氣高昂,安西軍常常以幾千騎兵擊敗幾萬敵兵,經常唐兵以一挑三,而且絲毫不落下風,因為安西軍2.4萬兵均為精兵良將,戰鬥力十分強悍,否則也不會僅憑2.4萬大軍便能鎮壓西域各國。
在大唐帝國軍隊中,能與安西軍抗衡的軍隊廖廖無及,安祿山精銳之旅算一個,朔方精銳之銳也算一個,還有聞名世界的“同羅精騎”,阿布思麾下的“同羅精騎”那可是安祿山做夢都想得到的一支精銳騎兵。
然安西軍強雖強,但終因人數少,在那場震動天下的“安史之亂”中沒能令叛軍聞風喪膽,在幾場戰役消耗中,這支返回中原平叛的安西軍最終消耗殆盡,最後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沒能展示出安西強軍的雄風,甚是可惜啊!
其實想想也正常,2.4萬兵,不可能全部返回中原平叛,肯定要留軍隊鎮守安西四鎮,所以安西軍最多能抽一萬兵力返回中原平叛,可這一萬精兵在安史之亂動輒十萬以上大軍團主力會戰中,實在難以起到決定性的作用,最多這一萬安西軍能在區域性戰場上產生優勢。
這也是安西軍的短板所在,如果安西軍有十萬精兵,一旦這八萬安西軍精銳之旅返回中原平叛,一定能橫掃叛軍,令叛軍聞風喪膽,讓叛軍看見安西軍軍旗便不敢與之作戰。
“可惜,可惜”
……
待唐軍進入康國軍隊弓箭的射程向,雖然康國軍隊用弓箭還擊,可是席元慶所率領的騎兵皆身披明光鎧,這些弓箭射在唐軍身上,不是撓撓癢,除了幾個倒黴蛋被射中要害,跌下馬上,基本上沒對唐軍造成什麼。
在唐軍距離康國軍隊還有六十米時,席元慶高喊著:將士們準備射擊,得令的唐軍騎兵立即張弓搭箭,瞄準康國軍陣。
“射”
剎時間,上千只箭矢射向康國軍陣去,康國士兵可沒有唐軍那麼牛逼的裝備,於是箭矢在康國士兵驚恐的眼神中,射進了康國軍陣,頓時,康國軍隊前三排,稀少了一部分,倒下了三百多名康國士兵。
在唐軍三輪箭矢的打擊下,康國前陣倒下了近千名士兵,陣型已亂,氣勢磅礴的唐軍騎兵以摧枯拉朽之力,直接撞向康國軍陣,早已士氣低落康國士兵在唐軍騎兵衝擊下,毫無還手之力,留下近千名屍體。
席元慶見騎兵已廝破康國前陣,便率騎兵直接衝向康國中軍。
烏騎施萬萬沒想到,唐軍這麼快便廝破自己軍隊前鋒,他望向正衝向自己中軍的唐軍,烏騎施有些慌亂大喊著:頂住,一定要將唐軍頂住,讓前陣軍士不要衝撞了中軍。
唐軍與康國中軍騎兵瞬間衝撞在一起,雖然康國騎兵倒下不少,可唐軍騎兵也損失了一部分,於是唐軍與康國中軍廝殺在一起,戰鬥一時僵持起來。烏騎施沒想到掂到這麼一塊硬骨頭,要退已然不可能,只有硬拼。他看得出,己方的實力被高估了,要想殲滅這支唐軍,只有趕緊去招援軍,刻不容緩!
怛羅斯河岸,殺聲震天,兩軍混戰。一方人數雖少,卻佔了先機,一方依靠人數,死纏爛打。
……
這時,高仙芝率大軍抵達恆羅斯區域,高仙芝見席元席與康國軍隊戰鬥僵持,為防止席元慶前鋒軍出現意外,高仙芝決定派兵增援。
段秀實沒有料到高仙芝會毫不猶豫地選中自己的人馬。當他急忙披掛停當出現在高仙芝面前時,看到高大將軍異常滿意的神情。
“這次李興初掌軍隊,我想看看他對戰場的控制力如何。”高仙芝之所以選段秀實,就是因為這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