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騰沒有想到此次詩會竟會引來楊氏三姐妹這等權勢之人,所以他不得小心翼翼:下面各位自由作詩,暢所欲言。希望大家都能夠高興回家。
這時右邊某個位子的一位陽光帥氣的年輕人站了出來,朝大家拱手作揖禮:我來獻醜,開個頭,要是我作的詩讓大家見笑,請大家見諒。
“這位年輕人是誰”。
李興用手肘捅了捅正在用猥瑣眼神尋找美女的李湫,開口問道。李興在記憶裡沒有找到關於這個公子哥的記憶。
“哦”,什麼,“額”,那個公子……他就是太原王氏優秀子弟王俊傑,聽說頗受王氏族長的器重。正在用猥瑣目光掃蕩左邊上的美女,突然被李興撞了一下,還沒有回過神,隨即回過神,正了正神色,正襟衣服坐好後,開始娓娓道來。
“哦,”李興聽說後,便不再理會這事。
……
“人在忙事事在黃,坎坷路上淚汪洋”。
“機會可遇不可求,突至眼邊心發慌”。
王俊傑神色自若道出自己早已作出好的詩。
在下獻醜了,各位自由暢詩。王俊傑說完便坐下了。
“不錯”
“一般而已”
“差強人意”
幾位公子聽到王俊傑作的詩,紛紛發表意見。
王公子所作的詩,好,在下佩服。這時右邊的一位光潔白皙的臉龐,透著稜角分明的冷俊;烏黑深邃的眼眸,泛著迷人的色澤;那濃密的眉,高挺的鼻的年輕人站了起來,拱手作揖禮讚嘆道。
李興抬頭望向那位站起來的男子,透過腦海中的記憶便知道他是誰,韋見素的兒子韋諤,而韋見素在幾年之後成為宰相。韋見素也算能力不錯,只可惜是楊國忠的傀儡,做不了住呀,無法左右朝廷的決議。
只後,陸陸續續有人站起來吟詩作賦,但其作詩的水平卻甚是一般,甚至作的詩還不如王俊傑所作的詩。
這時,不知打著什麼壞主意的楊暄突然站了起來,臉色友善地對著李湫講道:李公子,不僅是武藝出眾,打獵打得好,而且聽說李公子詩也作的不錯,大家正想借這個機會一起欣賞一下李公子所作的詩,大家說是不是。
“是”,我們聞名貫耳了。
對對,我們正好貝識識李湫的文采。
楊睻的兩個小弟盧羽明和崔安也站起來出喝附合楊暄的話。
此時因為楊暄和盧羽明,崔安等人的邀請。全場大部分人的眼光都轉移到李湫的身上。
李湫聽到楊暄的開口,便知道楊暄的險惡用心,自己幾斤幾兩,自已是知道的,要說武藝出眾,那倒不假,自己從小熱愛習武,但是要說文釆好,那純粹扯談,自己最討厭的就是讀書,看見書就頭疼,還作詩,自己對詩是一竅不通,自己之所以參加詩會,無非是想借此次機會,來看美女。
這楊暄的險用心,無非就是讓自己當眾出醜,可是,自己如果說自己不會作詩,不僅會讓大家恥笑,更會在美人面前丟臉。
楊暄此計不可謂不毒呀!讓李湫完全下不臺,作詩又作不出來,不作詩就讓大家嘲笑,更中了楊暄的奸計。
正當李湫神色緊張,不知所措時,李興注意到李湫的臉色,李興頓時明白李湫不會作詩,再略微一想,便明白楊喧的險惡用心,李興當場氣憤無比,李興知道自己與李湫的關係,那可是鐵哥們,從小一起玩到大,。
李興當然不會眼睜睜看著李湫出醜,他在記憶中搜颳了一下小時候學習古代詩詞,忽然,李興眼前一亮,似手想到一首古代非常出名的詩。
於是,胸有成竹的李興站了起來,朝大家拱手作揖禮,神色從容:不如,由我來代替李公子,我剛剛心中正好想到一首詩,想讓大家欣賞,不知大家以為如何!
正騎虎難下的李湫聽到李興的話,頓時明白,這是李興替自己擋下,怕自已出醜,他心中頓時一股暖流湧上心頭。李湫雖然感激李興替自己擋下,但是李湫明白李興有什麼料,要說玩樂,也許李興在虧,但是作詩,二人一樣,肚子那有什麼墨水,所以他不能讓李興替自己出醜。
李湫趕緊暗中用手肘碰了碰李興,輕聲輕語說:你出什麼頭,我出醜就行,你會不會作詩,我還不知道嗎,趕快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