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十五歲的陳玉還未封王,從鎮陽關奉旨回京。在宸熙宮門前遇到正在同七殿下,九公主玩耍的展斜陽。
不知怎的,陳玉對那如同觀音座下小金童般粉雕玉琢的展斜陽感了興趣,叫來三人,準備逗弄一番。不料展斜陽才思敏捷從容不迫對答如流,莫名地就討了陳玉歡心。
晚間展洛天收到陳玉書函,上書:公卿之子斜陽,德爰禮智,聰穎過人,似吾幼時,深得吾心。奈吾尚未娶親,實願求為義子,與公卿共同培養,不揣冒昧,盼即賜復。
展洛天覆與不復兩難抉擇,陳玉這明著是想認展斜陽當義子,但實則怕是衝著這潯陽展氏而來吧。
展洛天叫來展斜陽隨身侍從,仔細詢問了陳玉與展斜陽宮中偶遇的細節,喟然一嘆,自知此事怕也瞞不住宮中那位。遂與蘇氏交代一番,次日一早帶著陳玉手書,匆匆進宮。
明宗皇帝年逾四旬,卓絕端方。聽展洛天稟明箇中原委笑道:“愛卿之子人中龍鳳,也都深得朕心,若非朕沒有適齡婚配的公主,便宜也不能落入別家啊。”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明宗深深看了一眼展洛天又笑道:“本想等再過幾年將九公主配予斜陽,卻不料我這玉兒竟看上這孩子,想認作義子。”
說著他輕笑出聲:“哈哈,這玉兒也是胡鬧。就比斜陽堪堪大了十歲竟也不知害臊,卻想給斜陽做爹。罷了,朕覺得甚好,準了。只是不知愛卿……”
展洛天忙磕頭謝恩,心中苦不堪言。準與不準應與不應還不得是九重高閣之上這位說了算嗎?
自此展斜陽就由陳玉和展家共同教養。
陳玉為教導展斜陽也是煞費苦心,親自帶著展斜陽投帖拜入崑崙掌門沈孟平門下,求得沈孟平收展斜陽為入室弟子,並由高徒嶽東賢親自赴京教習武學。又三顧茅廬請來當世大儒顧況之老先生為展斜陽授學。
展斜陽本就聰穎機敏,小小年紀又拜得名師,文有顧老先生,武由沈孟平大弟子嶽賢東親自傳授,文韜武略樣樣出挑,十歲上下便已名滿京城。
陳玉認了展斜陽為義子,明宗皇帝想著即便只是認的義子那也是為人父了,便封他為晉王,封地雍州。
但這些年來晉王一直留在京城,並未前去打理封地,也未再回鎮陽關。對此明宗皇帝沒任何表示。朝中上下看不清猜不透的比比皆是。展洛天卻知道,皇帝是心軟了,他年,怕是又有一番龍爭虎鬥。
展斜陽這些年來有一半時日都在晉王府邸,日日追隨晉王前後,他的性情處事漸漸地竟越來越有晉王的影子。這對於展洛天來說真是頭痛不已。
展斜陽少年心性,翩翩公子,自十二歲起得晉王首肯便開始在師兄嶽東賢陪同下游歷江湖。三山五嶽河山大川就沒有他沒去的地方。
當然展洛天寧可他外出遊玩也不希望展斜陽一直呆在晉王身邊。畢竟,展家還有一位太子少師的展博陽,高閣之上那位又正直壯年,展家這隊不好站。展家世代門閥能否屹立不倒,絕不能掉以輕心。
此番,展斜陽離京已五月有餘。前些時日他收到展斜陽家書,說目前隨師兄嶽東賢到青城派做客,尚未月餘。
再說展斜陽在青城派這段時日,與莫雲飛一見投緣,結成莫逆之交,日日一起練劍習武切磋武學。
這日莫雲飛奉師命前去慕容世家送信,展斜陽閒暇一併隨同,回山途中恰巧遇到唐家堡大火。
展斜陽一邊與莫雲飛並肩縱馬,一邊看著懷中雙目緊閉牙關緊咬的八九歲女孩兒,一貫溫潤的雙眸泛起一絲冷厲,“莫師兄,我剛替這兩個小孩把過脈,都沒有受任何傷,也喂他們吃了我們崑崙的雪容丸,他們怎麼還是不省人事。”
莫雲飛望了望懷中三四歲的小男孩搖搖頭道:“我們在荷花池中發現他們的時候已是如此,若不是你細心看到水底有人,怕是這倆小娃娃沒被火燒傷也得被水淹的沒了氣。為今之計只能快速趕回青城山,讓我三師伯看看了。”
展斜陽把搭在小女孩身上的披風裹了裹,看了眼微明的天色,點點頭,“這次唐家堡發生如此大的事情,只怕江湖上要掀起不小風波。”
莫雲飛沒有回答,只是臉上一絲愁容化也化不去。
當下二人不再言語,只是快馬加鞭趕回青城山。
喜歡君主大人莫走請大家收藏:()君主大人莫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