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這支古蒙的主體是匈奴突厥那些無腦之輩,說不定還能戰鬥下去,但他們的主體是魏軍。
文化越高,知道得越多,而知道得越多,越容易害怕!
而且,金軍士兵可曾見過他們損失如此慘重。
與之相反的是,同樣知道這些的宋軍,卻因為給予了金國重創,而士氣高漲到了不可思議的程度。
“撤退吧。”楊大目判斷出了形勢,不甘地下達退兵命令。
“我們贏了!”
“我們擊敗金軍了!”
“我們擊敗魏軍了!”
見到古蒙軍主動撤離,士兵們忍不住歡呼起來。
但嶽非沒有笑,當然也不是說他的自信被完全撲滅,只是他迅速明白了過來。
憑現在就想戰勝古蒙,那是不可能的,
憑他一個人就想戰勝古蒙,實在太難了。
再就是,和金軍硬拼硬的瞬間,他真切體會到了雙方士兵的差距。
哪怕那是本質華夏人的金軍,在滿萬不可敵的加持上,他們每一個單兵的素質都遠勝宋兵,而且金國雙翼還能把他們糅合成一團……
這一次是因為打了一場不對稱戰爭,他才能慘勝,下一次對方肯定會思考對付他的辦法了,到時候光是金國雙翼就——他連忙搖了搖頭,然後開始指揮眾人救治傷者,準備撤軍。
盡管他臉上也帶著激勵士兵的喜悅之色,但韓世還是輕易看出了他的心思。
“有進步嘛。”
講真,嶽非能做到這一步,真的太好了,但接下來,不能期盼他一個人就扛起整支東部軍,也不應該允許他這麼做。
不能重蹈謝浩然的悲劇,這不是單靠一個人說說就能做好的事。
“團隊型嗎?”
從英傑時代以來,他們這些河洛走出的學子都在向著單槍匹馬成就國之支柱的方向發展,在國內還好,在世界這樣的舞臺裡,他們發現自己真的是不夠天才。唯一還能稱之為天才的嶽非都走向了改變,那麼他們,為何不去思考另一種可能性嗎?
再說,心蘭之所以傳授練兵之法而不是修煉之法,這不就是因為優秀團隊可以從成熟的體系中量産,而優秀的個人難以複制嗎?
扭頭掃了一眼剛從地上爬起的種建,對上眼神的那刻,韓世就知道對方和自己想到一塊去了。
“必須把其他人也一起叫來了。”
熟人好辦事,這是一點,再就是如果嶽非是十分優秀,他們這群六七分優秀聚在一起,不能到十分,也能做到九分了吧?
具體到現實的情況……楊大目金國雙翼他們不敢想,但那夏國的壓力,怎麼也要幫嶽非分擔一下,對吧。
……
“我軍大捷!”
哪怕是軍情,有時候也會顯得稍微誇張,但即使不是,最終傳到謝浩靈耳中的時候,也變成了最誇張的情況、
謝浩靈後來也看出了嶽非的真正想法,但後者卻特意禁止了他離開建業。
他當然是無比憤怒,但憤怒大鬧之後,他其實是明白的。
因為覺得他會壞事,所以嶽非才沒讓他出擊,甚至連前線都不允許他去。
“你配嗎?”
那道聲音再次在腦中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