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時候行動了。”
尓朱永受挫,有一個人比他自己更加心急,當然,在表情上是看不出的,但可以透過他的行動來看出。
由金夏魏聯軍組成的第三軍團駐紮在譙城和潁州,由楊大目和金國雙翼統率,至於為什麼李昊不是統領,他的說法是無法接受如此重任,只願意管理本部軍隊,實際誰都看出了他只是不想背鍋。但魏國的態度是隻要夏軍服從命令,一切都好說。
金國雙翼原有的安陽城沒有被收走,畢竟他們轉化投降宋軍是靠的重新分配土地房屋,魏國想收,金國也不會願意。
當然,金國本土的子民分得肯定是比較多了,只是分著分著,金國就發現地不夠了,所以他們加入魏國是必然的,蒙古的想法是讓金國來阻擋魏國——說得好聽叫重用,難聽點就是蒙古根本不信他們,讓他們互相制掣,互相牽制。
魏國也是大方,直接就把譙劃給了金國,也因此金國雙翼如法炮製之前的模式,召集了一批人,結合還沒得到土地的降兵,組成了現在的第三軍。
也許你已經注意到了什麼,是的,金國本土來計程車兵大多都留在安陽享福,只有少數繼續追隨他們,不知何時起,金軍的主要組成就是華夏人了,只是這些人對金國雙翼的忠誠那個一絕,戰鬥力也絲毫不比本國士兵差多少,如此一來,金國雙翼的心態也有了變化。
“我估計宋國大部分的人民都被壓迫著。”完顏阿骨打道,“打過長江,解放全華夏,這便是我們今後的目標。”
“理應如此!”完顏晟重重點頭。
只是他們沒有想過,其實在他們心中,還是把金人放在首位,並且預設金人有這個資格處於首位。而隨著金人不再戰鬥,宋人不斷為他們奮戰,分配不均的矛盾就會越憋越大,直到……
金夏都有進取之心,楊大目哪怕懷有一點私心,主要大方向是進攻就沒有任何問題。
當然,他還是嚴格根據尓朱永一開始的計劃來執行,即是把合肥地域打成絞肉機,消耗宋軍的有生力量。
想到就做,金夏大軍佯攻合肥,他則帶兵設伏,很常規的做法,但勝在宋軍已經退無可退,如果連好不容易奪回的合肥也拋棄,那朝廷就要被民眾口誅筆伐了。
不過尓朱永還是太小看大宋的民智了,而心蘭也一直在努力讓民眾理解一些可以公開的戰略……至少,會上網看看新聞的人,都知道魏國想搞什麼。
當然,魏國不是看不到這新聞,而是他們覺得這些新聞都沒意義,因為魏國和清國以前都搞過類似的輿論導向新聞,尤其是清國,哪怕割地求和也要吹得自己好像勝了對方,哪怕國家正值危機,也要吹一波或是用別的事件轉移視線……久而久之,朝廷幾乎就成了不能被信任的物件。
魏國還好,國家強,就算朝廷說瞎話,也沒啥,清國實力不濟,假話說到沒人信他們。據說他們會那麼積極刺探大宋,就是為了轉移國內矛盾。
只是這些都不是重點,重點是楊大目錯判了形勢。
他以為敵人還是以前的宋軍。
一個人的改變會有多大的影響,主要看的是改變的人是誰?這看似廢話,但卻直指當前的情況。
嶽非有了變化,有怎樣的變化,韓世說不出來,但憑借對嶽非的熟悉,他知道這無疑是好的變化。
而自信的人,會從氣質上發生翻天地覆的改變,並且不自覺地感染到其他人,最終整支部隊都煥然一新。
再就是——
“宗霖大人,這一戰請隨我一起出擊。”
“好!”
後者毫不猶豫答應了嶽非的請求。
這一戰,宗霖知道嶽非打算全力以赴,打算在岳家眾將前展示自己的進步,增強大家的信心。
再就是,以全力打不設防備的魏軍,為大宋取得大勝!
文天翔和謝家的部分部隊出動去救援合肥了,值得一提,守合肥都是謝玄,但在金國雙翼和李昊面前,他還是顯得不太夠看的,只是足夠撐到援軍到來罷了。
至於嶽非部隊,則是出發得更早,而且為了反制敵人,他們大咧咧地往西進發,隨後往北轉進,一副直取潁州圍魏救趙的架勢。
楊大目在這附近,宋軍是知道的,正因為知道,所以才打算與之決戰,而後者,則是以為對方僅僅打算嚇一下他們,立刻撲了過來。
“佛動山河!”
楊大目早已用實戰證明瞭他的強大,嶽非在面對他時,立刻就想到了嶽江紅,但這反而是好事。
感受不到對方的強大,不是因為對方是紙老虎,而是因為差距太大,換而言之——
“精忠報國,超級大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