堯雄輸了,也是第一次輸得那麼慘,即使是面對其他古蒙屬國的軍隊時,他都沒有輸得這麼慘。
但他是魏國人,深受華夏文化影響的魏國人,因此堯雄無論什麼時候都不會輕言放棄,無論怎樣的敗北都不會停止思考戰勝對方的辦法。
兩軍交鋒十分鐘,他就知道了自己敗局已定,因為陳暮雲的方術實在太過出乎意料,他事前有聽聞,但親眼看到才知道可怕,更不要說陳暮雲計程車兵即使放在魏國也是精銳。
敗得不冤……堯雄的這個想法馬上就被快速思考淹沒了,在帶著殘兵撤退的時刻,他腦中已經有兩種針對陳暮雲方術的手段。
“他的魔法初看驚人,實際弊病百出,請再給我一次機會,我一定會把敵人全殲!”
退回去之後,堯雄立刻聯絡上了上級,而後者對堯雄也非常信任,給了他回國召集士兵的權力——和其他屬國不同,魏國不忍心只留老弱病殘在後方不作保護,他們把不是一線的部分預備役軍隊留了下來。
“不用全部聚集,只把靠近星之國和突厥的南方軍聚集,也有至少一萬人,不過預備役的戰力堪憂啊,必須事前訓練……不用急的,時間掌握在我們手中。”
有了打算,堯雄迅速繞到陳暮雲前面,直接回國,不久,就有陳暮雲軍被困的訊息傳來,這本是無比振奮的訊息,但不知為何,堯雄心中很不是滋味。
“居然要星將大人親自出手,就憑那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
堯雄是有天賦的,但在人才輩出的魏國,他現在也僅是混到一方副統領,換成大宋的說法,就是準大將,帶兵不滿萬。
多多益善的故事,魏國也有所聞,對於將士來說,自己能被允許帶更多計程車兵,也就說明上級肯定了你的才華——他不覺得自己不如陳暮雲。
更進一步說,他何嘗不想成為宇文獺、高歡那樣的柱國將軍,而要獲得那樣的榮耀,第一件事就是把陳暮雲擊敗。
因此他繼續練兵,還下令讓北邊的守軍調了過來——讓他稍微舒一口氣的是,留守都城的北海王沒有阻止他。
魏當然沒有北海,但是大宋華夏有,魏國便自發設立了北海王這個爵位。而現任的北海王,就是國主拓跋宏的弟弟,拓跋明。
之所以擔心,是因為北海王對大宋崇拜到了極點,這次南下徵戰,他是國內最大的反對派領袖,只是國主和尓朱永元帥把反戰派壓了下去——他們也不想想,這是艾提拉大汗的命令,怎麼可以不去執行!
幸好北海王的頭腦還是很清醒的,知道敵人臨境,一切都應以保衛人民和國土為上……既然一切順利,沒了後顧之憂的堯雄開始了積極備戰,而一切的發展也正如他內心深處的希望——5月10日,將近一週過去後,陳暮雲軍安全從星之國出來,並且繼續往魏國前來。
“來得好!”
堯雄發出開心與激動並存的喊叫,比起野戰,他更擅長協同各個城池進行反擊戰,戰術層面的不足,他能用區域性戰略層面的獨特眼光來彌補,正是由於具備鎮守一方的能力,他才生出了成為柱國之一的想法。
這絕對不是好高騖遠,而是對自己能力的清楚認識。
堯雄立刻發兵,在陳暮雲最有可能進攻的要道城市駐紮,同時分出了三個團在城外預先埋伏,只等他一聲令下就包圍陳暮雲軍。
是的,陳暮雲能用輔助靈體來幫忙計算,但計算不是預知,計算也是有極限的……因此對付他的最後方法就是增加“意外”,用繁雜的手段消耗他的計算能力,比如在他們無法直接觀察到的地方進行遠端突襲。
情報員誰都有,偵查的事誰會不懂,但觀測到再到做出反應是需要時間的。當然,實力雄厚的部隊可以硬抗,陳暮雲軍計程車兵不可謂實力不雄厚,但長期依賴陳暮雲方術的部隊,哪還會時刻在防禦上上心,這是心理戰!
還有就是,方術是可以打斷的,應該說,只要是魔法就能打斷,多次的失敗,陳暮雲必定會變得慌張,然後失誤。
“勝利,是屬於我的!”
如果堯雄知道連命運都站在他這一邊,一定會更加自信。
只是,就算有了針對,就算有了充足的準備,也不見得會成功。
因為別人可能比你準備得更充分。
而且,就算命運打算站到自己這邊,也不見得會成功。
因為它可能在錯誤的時間站了隊,更重要的是——
“怎麼可能?”
堯雄不敢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