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不要低估敵人。”
北方軍深切體會到這點,已經是之後的事了。
古蒙人只是魔力比較強罷了,這是一開始的看法。
古蒙人只不過僥幸得到了先進裝備罷了,這是李藥師擊敗古蒙聯軍後的看法。
古蒙人不過是仗著我們對他們不熟悉,他們的戰略水平根本不如我們,這是退守雲州後的想法。
也許是因為抱有敵意,也許是為了在戰略上輕視敵人,也許是想透過yy來為自己構築自信心……但無論是哪種原因,大宋北方軍都為之付出了代價。
情報員,雙方都有。不過大宋情報員從來都是鄙視古蒙情報員的,因為古蒙情報員在精度和準確性上從來都不如他們,如果不是施展了情報封鎖的結界,他們怎麼會這麼被動。就算是現在,在戰場上面對面,古蒙情報員也不如他們……至於清國?搞清楚,那是密探,盡管有情報員的能力,但他們更多是單獨隱藏,而且特技“微服私訪”的效果是把自己偽裝成平民,在戰場上這麼做和直接暴露有什麼差別?
所以情報員們一直很有優越感,但是他們忘了古蒙人最大的優勢是什麼。
沒錯,還是魔力,或者說,是量變引發質變。
大宋情報員的技巧優秀,那又怎樣?一支小隊能有一個情報員,那算是精英小隊了,大部分小隊裡的情報員都是兼任,真正有情報員的是中隊,但要說明的是,一支中隊裡的那幾名情報員,根本就不夠覆蓋整個部隊。
也許說到這裡你已經明白了,古蒙人的做法有兩個,其一就是不去管什麼技巧水平,讓更多人兼任情報員,用數量來取勝,二就是他們不求反偵察能力有多強,但求覆蓋全隊甚至重疊幾層。
接下來,就是大宋由於準備撤退和對情況的錯判而導致的麻痺大意的原因了,就結果而言,僅僅是兩隊撤離部隊出城沒多遠,古蒙的大軍就到了。
之所以是兩隊,一隊當然是陳暮雲的部隊,另一隊有這優先權,也是帶著任務出來的。雲州和武威差不多,大部分百姓都已經撤離了,但頑固分子和工人從來都是最後走的。李藥師做法很霸道也很幹脆,就是把頑固分子都打暈了拖走,工人則是陪同前行。而從這支部隊在陳暮雲軍出發後才行動來看,“打頭陣”這個說法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不管怎麼說,留在雲州城的部隊都走不了了,這次古蒙的襲擊早有預謀,遼金魏都各有派來兵員,當然,他們只不過是陪太子讀書罷了。真正可怕的還是那熟悉且令宋人憎惡的部隊——蒙古軍。
如果大宋能清楚瞭解古蒙各個屬國的所在之處和行動,就會發現蒙古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什麼大動作,從而猜到他們在蓄勢。
蓄勢報仇,蓄勢拿下雲州這個北方軍指揮部來達到報仇的目的。
死了四十萬人,不過是把蒙古打擊到大國末流的水準,然而蒙古何其幸運,繼鐵木真之後又出了忽烈這等天才人物,他率領蒙古再度複興,再一次以能和匈奴並列的姿態君臨蒙古……不過是短短五年間的事。
這一次,這一戰,作為他們重回大宋的第一戰,他們出動了二十萬大軍,誓要血洗雲州。
面對帶著舊恨來勢洶洶的敵人,李藥師迅速選擇了據城而守的無奈方針。事實上,北方軍士兵數超過五十萬,其中二十萬在北平和長城一帶,在接連的敗亡和退卻之後,雲州城作為指揮部還是聚集了將近二十萬人,守是守得住的,但越守他們就會越孤立,到時候想跑都跑不了了。
“我知道不能死守,但現在敵人勢頭正盛,請大家先耐心等待機會。”
話雖如此,在魔力更強的情況下,二十多萬的敵人就像四十萬攻過來一樣,雲州瞬間就感到了莫大的壓力。
敵軍投石車釋放的魔法彈很快就飛到城市上方,凍結了天際的雲層和水汽,化為冰山落下。冰山下墜的過程中,敵方不斷為其施加強化和附加魔法,甚至試圖讓冰山被系統承認為天災人禍,而守城方則要不斷化解敵方所做的手段,把冰山的殺傷力削減為護城結界可以承受的程度。
擅長土屬性魔法計程車兵開始試圖遁地,或者製造塌方破壞城牆。魔法時代的城牆,意義主要在於“防守”的概念加成以及在內佈置結界用的機械或者自律型魔法裝置,因此守軍自然也不能眼睜睜看著敵人得逞,加固周圍的地面,或是相對應遁地去和地方展開“地道戰”。由於戰時地圖在垂直方向上也有一定加成,因此僅僅是半個小時過去,雲州城地下十公裡的地方,就有不少古蒙軍人和大宋軍人長眠於其中。
當然,攻城不僅限於肉體搏殺和魔法的直接對轟。
“報告,感應到有高強度的振動源!”
“報告,振動源不止一處!”
“是大陸架震蕩魔法!”
“敵軍竟會這種魔法?”不少將領大驚,因為蒙古人昔日可沒有這等手段,不過他們沒有慌張,因為應對的方法也是有的。
有引起震蕩的魔法,自然也有共振或者抵消的手段,前者是雙方在野戰上進行的兩敗俱傷手法,後者則是雲州守軍現在要施展的。
“大水來了!”
“隕石落下來了,直徑十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