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問大宋裡誰能在一片陰雲中始終高昂頭顱,在失敗中始終相信有勝機,那一定是劉天。
死了十萬同胞……還是泛蜀漢之地出來的父老鄉親,但“傷心能有用”這樣的話劉天是不會說出來的,因為部下們需要的不是這些。
他們需要的是報仇,或者更確切地說,人一到憤怒就不願意多思考,而報仇就是最簡單快捷的方案,就是有盲目這一弊端。
因此劉天收起了自己的憤怒,選擇了不斷思考,為憤怒的人們思考。
和心蘭那種主裝備,主先進技術戰術的模式不同,劉天不考慮別的,思考的就是人心,我方的以及敵方的,然後才到戰術。
“讓對方吃驚、恐懼、猜疑、遲疑,讓我方行動、運動、激動、轟動,然後就能取勝!”
本著這個原則,劉天沒有一刻遲疑就出兵,最終擊退了來襲的西域軍。
在留下自己要去直搗黃龍的資訊後,劉天立刻就回轉部隊去追擊西域的軍隊。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現在他們一鼓作氣到來這裡,殺了一陣,士氣雖然降落到第二階段,但還是佔據優勢,用劉天的思維就是要充分利用這僅存的優勢,徹底打垮西域軍。
然後……就是把那幕後的大魚給釣出來。
而後,一切都如同劉天所預想那樣順利,西域軍一敗再敗,既然在三天內被劉天殺出了將近萬裡,雖說有千裡走單騎的功勞在內,但和李昊尓朱永七天橫跨呂梁到平原相比,兩者距離相近,劉天無論是殺敵數還是震懾力都遠勝另一方!
何況,他只有一千人,這一千人在三個月前還僅是雜牌!
不過——
“兄弟們……我終於……報仇了……”
一名士兵說完這話就從坐騎上倒了下去,僅僅數秒後,他的坐騎也癱坐在地上,再也無法動彈了。
這一路來,這樣計程車兵很多,大部分時候劉天都頭也不回地繼續前進,但這一次他卻聽了下來,走到了士兵的身邊。
“是的,你做到了。”
“那……真是太好了。”
士兵擠出一絲笑容,隨之吐出最後一口氣。
劉天沒有繼續指令部下行軍,因為周圍只剩下二十七騎了。
劉天一直都很清楚,蜀漢的子弟是非常強大的,他們還不像東邊的大宋那樣被利益迷醉了雙眼,他們還有勒緊褲腰帶和敵人拼刀的氣勢和意志,所以他無恥地把這些人帶來了戰場,殘酷地讓他們戰鬥到了最後一刻。
戰爭會死人,這誰都知道,但有人曾經說過一個笑話,就是戰爭死的都是國家的棟梁,死掉的都是最具覺悟的人們,所以戰爭結束後一個國家才會慢慢走向衰敗。
劉天是承認這一觀點的,但也只有這些人肯為死去的同胞報仇。
他只能盡可能讓他們不白白犧牲。
“大家回去吧。”
“劉天大人,我們還能再戰啊!”
“是啊,主公,我們還能戰鬥!”
二十七騎齊齊拒絕,但劉天搖了搖頭,指著倒下的那名士兵。
“把他帶回去,沿原路回去,大家都在那裡等著,帶大家回去,戰鬥結束了,現在的任務是回家。”
二十七騎沉默不語,然後默默行動了起來。等劉天把身上的空間飾物丟給部下們,他們這才反應過來。
“主公你不回去?”
“我會派分身和你們回去,不準反駁,這不是命令,而是請求,你們準備做的事不比我要小。”
“主公你可以回去指揮大家啊,那樣才能更加發揮你的能力啊!”
“你不懂,這是唯一的機會了,相信我。”
劉天區別於平時的鄭重其事表情最終說服了他們。
當然,劉天也並非自尋死路,或者說如他所說,這是為求一線生機。
戰略佈局是建立在擁有充足情報的情況下,現在那道上帝之鞭降下,毀掉的東西最重要的不是信心,而是可能性。
有可能性就有信心就能衍生一切,但現在沒有。
不過通向可能性的大門劉天已經找到了,就在前方。
繼續西進不足一個小時,劉天就來到了臨近的金泉城,之所以知道這個地方的名字,是因為古時候這裡曾經屬於漢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