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切都順利,李昊和尓朱永現在恐怕已經在大宋北地橫行,搶佔領地了。
但並不順利,只不過李昊是在回到太原才意識到,所以他只好回撤。
而尓朱永是在平原受挫就意識到,這就是他厲害的地方了。
魏和清估計是古蒙中最瞭解且主動去了解大宋的國家了,而且對於魏來說,大宋還是學習的物件,清收集到的關於大宋的制度文化,在包括清在內的古蒙人眼裡不屑一顧,唯有魏貪婪地吸收掉了,以至於整個魏國誕生的文官,比另外古蒙十五國加起來都還要多。
當然,這種做法也讓魏國陷入了危機。
可以說,古蒙十六國都是起於“野蠻”的原始國家,即使到全面開戰的如今,也只有兩三個國家完成了半文明的轉變。
魏國無疑就是半文明國家之一,這種過渡的形態讓內部出現了不少矛盾,加之重學問和技巧的傾向,讓一直崇尚武力的國民感到了嚴重的不適。
而向來弱肉強食的古蒙各國又如何會放過這一機會。
古蒙內部奉行的是叢林法則,即使是一直不滅的高麗,也不過是背靠匈奴這座大山才存活了下來,在這樣的情況下,可沒有會因為你是什麼文明禮儀之邦就不消滅你。
所以許多年前,還是孝文之父在位的時候,魏國屢戰屢敗,不斷割地賠款,以至於有熟知大宋歷史的魏國子民都麻木不仁地自嘲起來:
“我們的國名一點都沒起錯,像極了戰國的魏國,哈哈。”
也不知道人民是抱著怎樣的心情說出這樣的話,魏國曾經還一度有四分五裂的危險……但這種頹勢並沒有繼續下去。
只因為尓朱永出現了,他雷厲風行平定了國內的混亂,然後出兵抗擊四方來敵。
敗突厥和西夏從魏的方位看)聯盟,敗不可一世的遼國,金國在和尓朱永對峙數天後,放棄奪得的領土退出魏境,擊敗克烈國,說服匈奴承認他們的國策……若非之後蒙古崛起,鐵木真的光芒籠罩了一切,尓朱永當為古蒙第一名將。
這樣的人物,又如何會看不出大宋還有強大的戰力,平原只是起點,大宋就算一時失陷多地,最終也會又所反撲。
因此,尓朱永決定轉頭回去奪下那座鐵板一樣的大城。
沒錯,就是北平。
大宋絕不像古蒙各國想象那麼弱,現在的勝利肯定會沖昏一部分人的腦袋,即使是大國也不例外,可以說,南北在黃河附近對峙的格局已經初步形成,而這個現在還不被重視的北平將來一定會變成無比重要的中樞之城——
“不計一切代價拿下它!”
利用星辰的力量,尓朱永給一部分人發去了資訊。
只靠他這點兵力當然不可能拿下北平,而且尓朱永向來都沒有以弱攻強的愛好,因此他即使有著無比強大力量也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要問魏國受南方影響有多深?
就像大宋有八王,魏國也有柱國大將軍之下的“八柱國”!
可不要小看他們,魏國可以說是古蒙裡不多的技巧和力量並重的國家了,因此和李昊不同,尓朱永麾下的八名柱國戰將,每一個都是強者!
而因為尓朱永的大度,以至於部分柱國的副手,也是強者!
……
“大目,尓朱元帥讓我們配合他奪下北平,立刻出發”
作為魏國王室中人,拓跋英當之無愧成為了八柱國之首,不過比起他本人,他的麾下大將,魏國唯二的魔力達到八階中級的楊大目,才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