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晦氣!”
考察團長罵了一句,確認沒有留下一個活人後迅速離去。
他們畢竟只有百來人,一次還好,來多幾次可就無法取勝了。
因為螞蟻多了也是可以撼動大象的。
沒錯,他們蘇斯人是大象,宋人不過是螻蟻。
之後,就像一開始說的,這小小的失敗不足以影響大局,只不過有些人卻有心在這上面作文章。
比如司馬世民,比如大宋二皇子,比如李藥師的上司——好吧,都是同一人。
很快這支部隊的失敗就被無限放大,並且傳到全國人民耳中,彷彿這是整場對突厥戰爭中最大、同時也是唯一的汙點。
不過,世民的最初打算是攻擊隆基一派,但民眾們並不這麼看。
他們認為僅僅十二歲的隆基哪會有那麼多心思,肯定是皇帝的主意!
不知何時起,民間逐漸萌生了一種看法——就是賢皇的確曾經賢明過,但隨著年齡增長,他的判斷力開始下降,選擇隆基為皇太孫只不過苗頭,之後指使劉天叛亂,一開始拒絕讓世民北伐……這些都說明瞭他正在變得昏庸。
昏庸、年邁、開始不斷猜忌別人的皇帝,沒什麼比這更可怕了,想當初宋太祖晚年就是大搞清洗,天下一片混亂,所幸太宗上位之後解決了問題,否則大宋早已滅亡在初期。
見到民間的想法向著這種方向發展,世民有些錯愕,但很快就高興起來。
隆基尚且年幼,百姓開始懷疑皇帝……不用說也是他的機會!
八月下旬,就在世民躊躇滿志、準備班師回朝時,來自洛陽的一道命令讓他停駐在了北平。
……
“陛下,如此做實在於理不合!”
洛陽的大殿上,房如晦強忍著怒氣道。
就在世民“率軍”出征時,司馬棣就宣佈了要遷都洛陽。大部分人雖然覺得有些快但也沒多少吃驚,畢竟苗頭早就可以看出。
只不過司馬世民獲勝之後,司馬棣下令讓其鎮守在北平的命令就讓人看不懂了。
戰勝古蒙,哪怕僅是其中一個屬國,都是大宋頭等的大事,不知多少人早就做好犒賞大軍的準備了……當然,誰都擔心古蒙反撲,所以留大軍在邊境鎮守是不難理解的事,但世民和其直屬部隊至少可以回來吧?
要知道犒賞只不過是一個形式,至少能讓軍隊覺得為國奮鬥是一種光榮,自己的犧牲並沒有白費……
但司馬棣剝奪了士兵們的這一權利,只因為他不喜歡司馬世民——至少在外人眼裡是這樣。
“有何不對,現在北方戰事剛平,主帥豈能隨便歸來!”魏玄道。
在朝堂上,這兩個分屬一派的家夥向來都是吵得最兇,而當事人卻是坐在皇位上吃瓜子,一副“你們繼續,我看戲”的模樣。
司馬棣不知道自己的行為讓許多官員心中一頓沮喪,他只知道隆基和世民的手下又開始鬧了……而他之所以那麼悠閑,是因為他覺得這次是世民的人不對了。
明明他的打算是獎賞世民,為什麼說得自己好像蓄意去害他一樣,而且北平有什麼不好?怎麼說都有完好的一座皇宮在那裡,自己遷都洛陽還得重建一座,想起來他還有點小嫉妒呢!
“夠了!”
思考了一下,司馬棣估摸是自己還沒正式宣佈獎賞讓世民的人誤會了,於是在吃完最後一顆瓜子後,他開口讓爭執的雙方停下。
“朕決定冊封世民為河北王,與八王同列。”
聽到這話,隆基那邊的人強忍住歡呼的沖動,擺出一副僵硬的表情,而世民那邊的人卻是第一時間就慌張起來,房如晦更是立刻跪了下去。
“陛下請三思,二皇子殿下尚且年輕,無力承擔如此重任!”
“放屁!”司馬棣不高興了,“這次北伐全靠世民的才贏得了戰鬥,你居然說他無力承擔重任?”
“那是有李藥師將軍和楊宇將軍的協助……”
“我們身為皇者本來就不需要上戰場,有一雙慧眼辨識人才就夠了,世民能夠統禦兩人,怎能說是沒有才能!”
“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