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子。”
燕雅也去圍觀了,發現被騙後便悶悶不樂地躲在房間裡,連召喚鳥都沒放,如今出來見到罪魁禍首,見面就是一群召喚鳥。
“你這家夥什麼時候勾搭了這麼一個大美女,該死!”馬淵各種嫉妒。
“你沒見我正在被追殺嗎?”姜艾可比劉天弱得多,應付起來手忙腳亂。
沒等心蘭出手,劉天已經走了出來。
“怎麼,打不過老的,去欺負小的?”
換作平時,燕雅肯定立刻轉過去攻擊劉天,但不知為什麼,她只是瞪了劉天一眼,便和心蘭告別離去。
很快,四人找了個地方聊起蜀地的發展情況,劉天贊了他們幾句,心蘭給了進一步建議後,眾人把話題轉移到英傑大賽之上。
對蜀地眾人而言,這場大賽不僅僅是勝利了就好。
經過之前的事,不難想象出,哪怕他們贏得比賽勝利,最終也僅會迎來一片噓聲。
討厭的人,獲得的成就越大,就越是令人討厭。
歸根到底,問題出在人們對蜀地之人的印象不好,而逆轉這一印象,正是姜艾他們此行的主要目的。
“讓他們感受到我們的精神,從而對我們改觀!”姜艾一瞬間就想出瞭解決方案。
“也就你這種家夥會說出這種話來。”馬淵笑了笑,卻沒有否定。
“很不錯。”
心蘭準備了幾套宣傳方案,只要姜艾他們出了成績,就可以乘勢在媒體上大肆宣傳,以改變“外界”觀眾對他們的看法。
畢竟,英傑大賽說是盛事,但本質其實是一場競技比賽。廣大民眾最多看下新聞關注一下成績,或是從媒體中瞭解一下大致情況。
關鍵是認真關注的人群,可不是簡單的宣傳能打發的。
比起外界的普通民眾,認真關注的人群多是各大勢力和社會精英,他們對蜀地的認知或多或少都會影響日後大宋對蜀地的政策。
因此,姜艾他們要打動的是那些認真關注比賽的人。
但坐在螢幕前認真觀看比賽的人實在太遙遠了,他們只能把物件鎖定為現場觀眾。
現場講氣氛,同時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會被觀眾看得清清楚楚,只要他們把屬於自己的精神展示出來,就有機會改變世人對他們的看法。
愛屋及烏,他們表現好了,人們也會重新審視蜀地。
“就這麼決定了!”姜艾拍板。
“不想個口號嗎?”深知姜艾性格的馬淵提議。
“對啊,我想想……”
“叫‘漢之魂’如何?”劉天道。
姜艾雙眼一亮,“妙啊!”
“哪裡妙了,你確定人們不會從這個名字想起‘蜀漢’,從而感到厭惡嗎?”馬淵這次不是潑冷水,是真的覺得不好。
“人們看到我們的第一眼就這麼聯想了!”姜艾擺了擺手,“如果我們能一舉逆轉他們對蜀漢之人的看法,何樂不為?”
最終馬淵說服姜艾迴去和眾人商量,但看姜艾滿心歡喜的樣子,心蘭估計這個名字不會改了。
問題是提出這個名字的人。
哪怕人們最終認同了漢之魂,他接下來打算做的事,恐怕瞬間就會毀掉這一切。
這樣真的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