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列表演結束之後他便要上臺向全大宋子民宣佈自己的名字,但他至今仍未想好。
準確來說,是想出來的名字都不合皇爺爺心意。
隨便起個名難不倒小治,但皇爺爺要他解釋為何起這個,還問他為何覺得這個名字適合一國皇太孫,小治當即跪了。
他真想大聲呼喊:“一個名字而已,為什麼要這樣刁難他!”
實際上,盡管十二歲給皇子取名是大宋皇室的傳統,但以往的要求並沒有那麼嚴格,起個還算好聽的名字便可以混過去,哪怕司馬棣自己亦是如此。
這一切都源自於某個皇子的起名。
以民為本,造福世人。
統領萬民,創不世之功。
流芳百世,被萬民敬仰。
……
沒錯,關於名字的解釋,僅僅十二歲的司馬世民竟講了四十二種!每一種都無比適合其皇子身份。而四十二這個數字,也剛好是司馬棣當時的年齡。為了奉承自家父皇,司馬世民費盡了心思!
但如果僅是這種水平,驚鴻一現後,人們很快便會把這事給忘卻。可是去年年末,在司馬世民的有心推動之下,此事再度被世人所知,結合他這些年來的功勞,這一次竟掀起了。
人們紛紛稱贊司馬世民的才華,並隱隱在心中認同他才是最適合繼承大統的人選。這種情況下,若小治這個皇太孫起的名字遠遜於他,民心的傾向可想而知。
小治非常清楚自己的二皇叔,或者說從名字就可以看出,他以操縱民意為手段,目標是囊括世間一切,而皇帝之位不過是他邁向目標的一道小坎。
可是小治毫無辦法,加上皇爺爺也看出了司馬世民的打算,硬是要他在起名上不輸給二皇叔,但這怎麼可能辦得到!
莫名的,小治想到了那個瘋女人,是她的話應該能幫到自己吧?但小治馬上搖了搖頭,且不說那個瘋女人是敵對的楊家公主,更重要的是她真的很令人討厭,讀心、打人、說教……她以為自己是誰……
想到這個,小治鼻子一酸,腦中竟浮現出去世母親的模樣,該死,怎麼會把那惡婆娘和母親聯想到一塊……可別人的母親好像也是這個模樣吧?
小治看過不少影視劇和書籍,大概明白母親是個怎麼角色,那個惡婆娘是母親當中比較兇狠的型別,他實在想不明白這種人怎麼當得了母親,偏偏還有人很喜歡這種母親……果然戲劇童話都是騙人的,在虛擬故事中尋找真實感的他腦子一定是犯病了。
“殿下,時間到了!”
內官的叫聲把小治拉回現實,他的身子開始變得僵硬了,在內官的帶領下,如赴刑場般前往浮空廣場。
主席臺中央,皇爺爺緊繃著臉,嚴厲地看著他,同時,周圍有無數道目光投落在他的身上,有期待有想看笑話的……不過這些和他無關。
小治發現,此時此刻自己真正在乎的只有皇爺爺的想法,盡管皇爺爺對待自己總是很嚴厲,但那更多的是一種關愛,而自己恰恰一直都渴望和需求這種關愛。
那天後,他一直在想自己為什麼不想放棄皇太孫之位?
這一刻他總算明白了。
因為皇爺爺的期待,他才能一直堅持。因為他想回應那份期待,才沒有放棄。因為不想讓關愛自己的人失望,他才一直在掙紮。
眼淚一下子湧了出來,可是現在說什麼都晚了,哽咽許久,他緩緩開口,把那句令人失望的話語說出——
“我……沒準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