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羅莎非常確定,信不信由你。”
戴兵找到裴戈進行討論,也提到了羅莎的事。
這女人深不可測,從遊戲一開始就給裴戈很不好的感覺,她如果要下場搞事情,故意攪渾水的話,很容易把其他玩家誤導。
但如果她的發現是真的,那就是一條非常有利的線索。
“還有一點,我一直沒有想通。”戴兵摸著脖子,一臉的思考狀:“其實每個玩家只需要回答6個答案就行了,為什麼要7個答案一起回答?”
這就是裴戈一直在思考的問題:“第1輪的結果就很奇怪,居然有一個玩家回答全錯,莫非他真的不知道自己應該屬於哪個房間?”
所有玩家確定房間號的方式,都是在看過場景之後,立刻就能聯想到劇本內容。
但是否存在另外一種可能。就是有少數玩家,把所有的場景都看完之後,還是沒有對應上自己的劇本?
於是在第1輪討論的時候,他就瞎蒙了一個,幸運的並沒有得到其他玩家的駁斥,於是一直披著馬甲活到第2輪。
在第2輪當中,肯定發生了什麼進展,於是他知道了所有的答案,順利成為了全對的那個人。
“這些細節都值得商榷。我覺得我們應該換個思路。”裴戈總能在關鍵時刻調換思維方式,在絕境當中尋找生存路徑。
“假設,他的劇本跟我們都不一樣,是一個非常別緻的劇本。不然為什麼6個人都錯了,只有他一個人是正確的?回答最差的玩家,只對了一個,相差太懸殊。”
裴戈進一步推理:“劇本的套路不一樣,答案就會不走常規,所以兔先生才說,人才是最危險的元素,我們現在距離正確答案還很遠。”
戴兵補充道:“羅莎也是這麼跟我說的,她肯定知道些什麼。她都選擇按兵不動的話,說明那個人很不好對付。”
基本上還能這麼燒腦,實在是出乎裴戈的預料。
既然裴戈都已經大開腦洞了,戴兵也不甘落後:“你剛才說那個人找不到屬於自己的場景。那麼有沒有可能,他給自己佈置了一個假的場景呢?畢竟我們一共有三輪討論,沒有任何根據天馬行空的話,很容易會被旁人覺察。”
7個房間裡面,至少會多出一個房間,是沒有人認領的。
而“那個人”就利用了多餘的房間,進行了一番設定,把它作為偽裝,以對抗集中討論。
裴戈提出了一個技術難題:“他如何能夠保證自己的答案不跟其他人撞車?”
事實上,從第1輪開始,玩家的自白就沒有撞過車。
“其實也完全有辦法可以解決。如果是我的話,我要麼最後一個發言,要麼找個盟友跟他交換房間號。”
戴兵分析道,“這麼做的話,撞車的風險完全由盟友承擔,到時候只需要推脫干係就行,反正這裡的人互相之間都不認識,信任是非常薄弱的。”
喜歡她把末世玩爆了請大家收藏:()她把末世玩爆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