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謙聽她這話音,這雞鴨不但有,而且還不少。
可他來了幾次明明都沒看到,就幾只雞在門口走來走去,他這兩次來,一共都殺了四隻了,應該沒多少了吧。
“還有鴨子?”
“有,今年嶽華在家雞鴨各養了四五百隻。
只不過鴨子現在大毛還沒長齊,得再過十來天的樣子就可以吃了,我們自家喂養的,就是長的慢些。”
“怎麼養了那麼多,是要賣的吧!”
“是呀,不是青禾小夫妻嗎,她說現在外面賣的的都是飼料雞鴨,有好多都喂激素,大人吃了還沒什麼,特別是孕婦跟孩子吃了,那可不好。
所以她就想搞個土雞鴨的專賣,到時候土雞蛋專門為坐月子的提供。
我說王老弟,你在外面做生意的世面廣,你覺得這可行不?”
仇貴白說這些也沒什麼別的用意,就是覺得王謙在外做生意的,見識多,這能不能行的通的,他肯定多少比他們抓瞎的知道的多。
王謙沒想到白青禾夫妻倆這小小年紀,挺有想法的,年輕人就是要走這樣的積極精神。
“還別說,如果真的實行了,肯定有市場。
我第一個買!”
別人不說就他來吃了兩頓飯,這肌肉和雞湯的味道,外面的雞是怎麼也做不出來的。
現在都生一個孩子,都精著養,城市裡的都去超市裡買土雞蛋,就那雞蛋跟在白家吃的比,味道也是差了一節的。
特別是白家的雞蛋,那蛋黃是橘紅色的,蛋白質比較高,適合嬰幼兒和身體虛弱的人吃。
“哈哈是麼,那就好,這兩孩子天天在家忙乎著研究,雞鴨怎麼不生病,怎麼樣更衛生,特別是每天的嶽華還用螺絲小魚的喂,喂的小雞小鴨子可肥了。”
仇貴白夫妻聽了有人願意買,就放心很多,頓時喜笑顏開的。
王謙聽了不由驚訝,“啊,這也太浪費了吧!
就今天中午吃的小毛魚,曬成幹,在市場上可是好幾十一斤呢。”
“這我們也知道,但是沒那麼多,也耗費人工,所以還不如拿來喂鴨子,還能讓鴨子長的快些。”
仇貴白他們也是外面呆過的,對於這些都知道。
“這倒也是,洗兩斤新鮮的,還不知道能不能曬出半斤魚幹。
對了,你們這雞鴨到時候都往哪些地方銷?”
他這句話是轉頭問的陸嶽華跟白青禾。
他倒是有個朋友搞餐飲的,最近正愁沒有好食材了,生意也沒有以往好。
說起他這個朋友也是異類了,他家的食材都是要純綠色的,可這樣一來消費就高了,但是現在人就講究一個好的,能吃的起的並不在乎高出的那點錢。
他記得有次店裡的廚師用了次沖好,被他發現直接開除,一點情面不講。
甚至有時候沒有好食材他就關門歇業,但是門一開生意照樣好。
這原因就是常吃的人都知道,他那的東西絕對綠色放心食品。
這雞鴨要說鄉下喂養的人也多,但都是少量的喂,而且那些人喂養的也基本是參雜了飼料的。
他來了兩趟都看見白家人是用稻穀喂的雞,所以白想起來推薦給他朋友的。
“還不知道呢!”
一說到這個陸嶽華就心裡打鼓,他對自己家喂養的雞鴨是有信心的,可人家都覺得外面賣的都是便宜的,什麼土不土的,不一樣吃。
“我倒是有個認識的人可能會要這些的,我可以給你們引薦,不過你家這雞鴨的數量可能不夠的。”
陸嶽華和白青禾一聽激動的很,“我們正有擴大的模式,就是愁銷路呢!”
如果王謙真的能給他們找到銷路,那他們現在就可以去跟村裡承包松樹林了。
陸嶽華和白青禾就帶著王謙到屋後看了一下那一片松樹林,松樹林旁正好就是烏江大水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