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賽還在進行著。
我們把時間拉回到一年一和二年七比賽前兩天的傍晚。
林天和北木,放學後的教室,教室裡只有他們兩個人。
“北木,我知道你最擅長的位置不是前腰,但這場比賽你必須要打前腰,而且要打就必須要打好。”
“為什麼是前腰?”
“你知不知道自己最擅長的位置是什麼?”
“前鋒,我沒打過別的位置。”
“那好,你告訴我,足球場上的前鋒分為幾種?”
“中鋒,邊鋒,還有影鋒。”
“那是教科書上的分類,我問你實際的。”
“實際的?”
“你不懂?”
北木點了點頭。
“那好,我舉個例子,速度型,對抗型,身體型,搶點型,技術型,全能型等等,你覺得自己是哪種型別的前鋒。”
“速度型,搶點型,嗯......有時也是機會主義者。”北木分析後做出結論。
林天點了點頭。
“你說你是速度型,可你的速度也只是在高中生裡出類拔萃,放到真正的賽場上,你覺得你有多大優勢?”林天不客氣的說。
北木沉默。
“更何況,速度型前鋒不僅需要爆發力,還需要充足的體能做維持,你想想,一輛法拉利跑車,卻安裝個夏利的油箱,就算加滿油讓它跑他又能跑多遠?”
北木明白林天說的意思,慚愧的笑了笑。
“再說搶點型,你確實擁有極高的門前嗅覺和搶點能力,但你卻和傳統意義上的搶點型前鋒完全不一樣。”
“我明白。”北木嘆了口氣,“我的身體對抗和身高都不夠。”
“說對了!”林天鄭重其事的點頭,“這就足夠限制你的發展。”
“可是......”
“沒有什麼可是!我知道你要說什麼,你是不是想說:對於一名搶點型中鋒,不一定要拼身體,門前嗅覺和意識才是最重要的?”
“沒錯。”北木鄭重點頭。
“我的想法和你一樣,但是很遺憾,你要去的球隊不會給你這樣的機會。你知道為什麼嗎?”
北木搖了搖頭。
“國內的很多球隊普遍都這樣認為,培養一名身體強壯的搶點型高中鋒,要比培養一名技術全面的意識型搶點中鋒容易得多,前者只需要有一個好身體,再透過短時間的培訓或者訓練賽就能快速練出成效。後者則要難得多,對球員的要求也更高,這不是短時間透過培訓或者訓練賽就能夠有成果的,還需要球員紮實的基本功,冷靜的判斷力,以及與生俱來的天賦和靈性。更重要的是,這樣的前鋒需要在場上多次磨鍊的經驗。你想想,現在國內的球隊追求的都是短時期的價效比,花一兩年或者幾個月練一個會頂球的高中鋒就能解決的事,何必要費勁耐心會再去培養這樣的球員?”
“可是,我認為,在高水平的對抗中,意識技術流中鋒顯然比身體型搶點中鋒更具備優勢。”
“你說的沒錯,而且身體的柔韌性靈活性協調性一向是我們中國人與生俱來的優點。”林天贊同的點點頭,接著話鋒一轉,“可那又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