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導停下劃艇,問:“吃魚嗎?都是現捉現烤的,特別新鮮。”
這是漂流的必經之地,想來也是景區的生意之一。
荊覓玉和同事都點了頭。
另兩個同事找了邊上一個大叔的爐架。
荊覓玉和晏玉則去了另一個。
淺灘向外,有魚群在跳動。
一個大叔手執木駑,放箭射去。水不深,木箭穿過魚身,釘在灘上。
荊覓玉感興趣的是捉魚。
晏玉的目光則定在那把木駑上。
現在大多的弓弩,是合金材質。這木駑長約30公分,高約10公分,弓長50公分,能放三根箭,全木製作,連扳機都是木。
他問,“你這木駑買的還是做的?”
“做的。”男人走到淺灘,把鮮魚上的箭拔出來。那也是木箭。他把魚遞給身後的女人。
女人接過,殷勤地問荊覓玉,“吃烤魚嗎?”
荊覓玉回答,“吃。”
女人報了價,“80元一條。”
在這做生意的,豎著的都是一樣的價格。
荊覓玉點頭,“好的,麻煩你了。”
女人笑著把魚放上烤架。
晏玉看到其它也有兩個男人是有木駑捕魚,“怎麼不用網呢?”
男人闊肩而立,“這也是一項拉客的技術。”
“這木駑方便給我看看嗎?”晏玉小時玩的木駑都很簡陋,這把有刺穿魚的威力,想來那條弓繩不是簡單的橡皮繩。
男人尖細的眸子把晏玉和荊覓玉打量了一番。“這是我維生的工具。”
“我知道,不會搶你的。”
男人遞了過去。
晏玉兩指捏起弓繩,“這是什麼繩?”
男人說:“牛筋弦。”
晏玉將這個木駑的形狀和發動機關細看一遍,心中有數了。這種還真的木工才能做,而非機械流水産品。看著簡單,又有足夠的殺傷力。
微風吹過,荊覓玉濕淋淋的身子有些冷,她蹲在了烤火架。和女人聊著天。
岸邊停了許多橡皮艇。
女人說,他們住在河岸的村子。為了供家裡三個孩子讀書,村委幫兩夫妻拉了賣魚的生意。說著說著,女人問了句,“這城裡的魚都要80塊一條嗎?”
荊覓玉說:“差不多吧。”現在的烤魚店,都是128起。這現烤的80也不貴。
“哦。”女人翻著手裡的魚。“那好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