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眾人心悅誠服、畢恭畢敬地跪著,常公公有種輕飄飄的感覺,面上盡是神氣活現。他斜睨了一眼大理寺卿段子生,才高聲宣讀那道口諭。
口諭裡說的是:大理寺卿段子生翫忽職守,私自釋放懷扇公子楚天闊出天牢,當即被免職。大理寺卿之位由大理寺少卿雲白接任。
這個口諭,令大家聞之一震,除了大理寺卿段子本人外。
段子生面上是一副如釋重負的表情。他所擔心之事,終於發生了。他一直不安,隱隱覺得像有什麼不好的事要發生,原來是這個。
因為他事先有了心理準備,並未受到多大打擊,一切在他預料中。
甚至,他覺得有些慶幸,皇後只是針對他一人,並沒有為難整個大理寺。苦了他一人無關緊要,只要大理寺其他人相安無事就好。
常公公他們傳完口諭,又對著眾人挑釁一番,企圖滋生事端。大家心中不快,卻強忍著沒有爆發。
他也自覺沒趣。不過,自己已經盡力了,也算對皇後有個交代。
傳完口諭,雲白名正言順成了大理寺卿了。
俗話說得好,新官上任三把火。他態度強橫地轟了常公公他們離開。他本就不稀罕當這大理寺卿,也就不怕得罪常公公。
天地良心,他對段大人一向忠心耿耿,甘願追隨他。他並不樂意升官當上大理寺卿,介面諭只是不得已而為之。
他追隨段子生多年,對段子生尊崇有加,一門心思跟著段子生做事。現在,皇後罷了段子生的官,扶他上位。這算那門子事?
若說皇後撤段子生的職,是因為段子生私放楚天闊出天牢,這件事雲白也有份參與。皇後憑什麼把罪名全推到段子生身上?
雲白並非妄自菲薄,他自知自己的行為處事能力,比起段子生差得遠了。
皇後也是清楚這一點,才會把他扶正,讓他當上大理寺卿。
等宮中那些人馬離開後,段子生他們只得進去大理寺大堂重新商議對策。
真是計劃趕不上變化。本來昨晚已經制定好營救楚天闊一套方案,現在計劃被皇後的一道口諭徹底打亂了。
如果是李爽代傳的口諭沒有到達,皇後這道口諭先到的話,估計大理寺的人會一片絕望。然而,有了李爽帶來的口諭,皇後下的這道口諭,不至於讓他們太悲觀,至少談不上是毀滅性打擊。
因為他們知道,罷了段大人的官,只是暫時的。
這道口諭一出,段子生才如夢初醒,原來皇後打的是這個主意。罷了他的官,在皇後的計劃之內。只是,皇後的如意算盤恐怕要落了空。只要李爽進宮,公佈那道皇帝特赦楚天闊和遲樂出天牢的口諭,問題即可迎刃而解。
皇帝特赦楚天闊在前,他私放楚天闊在後,若追究起來,他放楚天闊出天牢之時,楚天闊已是自由之身。他這麼做,並無違法亂紀,也就談不上翫忽職守。當然沒有理由罷他的官。
皇後這道口諭的殺傷力,僅僅侷限於打亂他們的計劃。
雖然段子生胸有成竹,握著對自己十分有利的證據,卻一時派不上用場。他暫時還得忍氣吞聲。
接了皇後的口諭,段子生丟了官,不再握有實權。口諭已下,他得按照皇後意思來辦,就算他很快能官複原職,可是面前的困難怎麼克服?
本已計劃好由他帶隊進宮,由他出面,由他主事,現在他已自身難保,如何說得上話?而且最大問題就是如何進宮去?
大堂裡,眾人一人一語發表意見,聚在一起商討,紛紛提出建議。最後,大家的意見非常一致,由雲白頂替段子生做事。
只是,這方案一下子被雲白否決了。
他聽後,立即哭喪著臉,很不爭氣地說道:“段大人,我一向都是跟隨你,聽候你的差遣。現在,一下子突然要我主事,我一時難以適應。”
他的意思再明白不過了,他勝任不了這大理寺卿一職。更何況,頭一次上任,就要進宮去做那懟人救人的大事。如此技術活,可難為他了。他自認能力有限,無法擔此重任。
段子生和其他人聽了雲白的真心話,不免焦慮萬分。到了午時三刻,楚天闊就要被行刑了。眼看外面朝陽冉冉升起,距離午時三刻,也就剩下幾個時辰了。
救人如救火,一刻也耽誤不得。可是,現在雲白爛泥扶不上牆,這可如何是好?
怎麼辦?滿堂的人,愁眉苦臉,滿腦子都是問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