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美食的味道,只有實力相當強勁的食行者,身上才會攜帶這種香味。
抱著討論和交流食材的目的,二人找上了趙紳,誰知道竟然吃了閉門羹!
不過兩個人並沒有放棄,他們打算就待在趙紳的身旁,一會去觀摩趙紳製作美食。
……
隨著時間的一點點過去,比賽很快的便正式開始了!這一次與之前的比賽大同小異,依然是採用的淘汰制比賽方式。
至於這一場比賽的第一個題目,竟然是讓大家制作炒飯!
看見了這個題目,一些廚師已經動了起來,拿出了各種各樣的食材,什麼揚州炒飯、西班牙海鮮飯、義大利海鮮飯、西式蟹肉炒飯、正宗日式咖哩雞飯、蔬果炒飯、番茄咖哩炒飯、臘腸炒飯、鹹蛋黃炒飯、泡菜炒飯、要角炒飯、鹹魚雞粒炒飯、翡翠炒飯、蟹肉生菜炒飯、綠豆薏仁炒飯、番茄炒飯、香蕉炒飯、雞汁炒飯、廣式叉燒炒飯、春色炒飯、孜然牛肉炒飯、土豆培根炒飯、香菇炒飯、臺灣炒飯、肉絲炒飯、雞蛋芹菜炒飯簡直是應有盡有!
炒飯是常見的一種食物,一般分為多種品類,如:揚州炒飯、香腸炒飯、西紅柿炒飯等。很受大眾追捧,在各個地方也特色化。主要材料是用煮好的米飯、一些菜餚、雞蛋爆炒而成。一般大眾把炒飯當做早飯或者是晚飯,因為炒飯製作方便,耗時較少。
而趙紳這裡,也是動了起來,他這裡所製作的,就是最普通的蛋炒飯,看得兄弟二人的雙眼直發光!
……
畢竟在這種比賽之中,製作普通的蛋炒飯,看起來總是少了一些什麼。
不過稍微的看了一下,兄弟二人也投入了製作的過程之中。
網路傳說炒飯的發明和李鴻章有關。但實為誤傳,李中堂只是清末人士,而炒飯歷史悠久,譬如我國著名的揚州炒飯,在隋朝時期早已成形。
而揚州炒飯脫胎自碎金飯,即蛋炒飯,相傳源自隋朝越國公楊素愛吃的碎金飯,就更加說明瞭炒飯出現的時期在更早以前。炒飯是古代東亞人民在日常生活中所自然形成的做飯方法。
炒飯的時候,其實就連最基本的洗米,也有著一定的要求!
洗米的標準動作是以畫圓的方式快速掏洗,再馬上把水倒掉,如此反覆動作,至水不再渾濁。洗的動作要輕柔,以免破壞掉米中的營養素。洗米主要是為了去掉沾在米上的雜質或米蟲,所以洗的動作要快,倒水的動作也要快。
……
趙紳製作蛋炒飯,已經是熟能生巧了,因為他最開始所製作的幾個菜系之一,便是這蛋炒飯!
其實在使用新米制作蛋炒飯的時候,有一個竅門,那就是每一種米的搭配水量各有不同,如在選購米時,包裝上的說明都會注記。如果是預計要用來做炒飯的米飯,水量應比一般米飯的水量減少,減少的水量約在10~20之間。
這樣的米飯製作出來,就能夠直接打到製作炒飯所需要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