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說起烤肉來,趙紳也算是有著獨特的情懷,他本人,就十分的喜歡烤肉這一門美食!
烤肉並不能算是具體的一道菜名稱,卻可以籠統的稱之為一種菜的做法!主食材無疑是肉!
同時,烤肉是中國久負盛名的特色菜餚,《明宮史·飲食好尚》中就有凡遇雪,則暖室賞梅,吃炙羊肉的記載。
最早的烤肉,是把牛肉或羊肉切成方塊,用蔥花、鹽、豉汁稍浸一會兒再行烤制。明末清初時蒙古人則是把大塊的牛、羊肉略煮,再用牛糞烤熟。
到了清初時代中期,經過不斷改進和發展,烤肉技術日臻完美。道光二十五年,詩人楊靜亭《都門雜味》中贊道:“嚴冬烤肉味堪饕,大酒缸前圍一遭。火炙最宜生嗜嫩,雪天爭得醉燒刀。”
烤肉宛始建於康熙二十五年。最初是店主宛某帶著夥計,手推小車,上置烤肉炙子,在宣武門到西革一帶沿街售賣烤肉。
鹹豐年間,在宣武門內大街設立了固定的門面,專營烤牛肉。烤好的牛肉質嫩味鮮,馨香誘人。
……
趙紳將肉切成了一塊塊等塊大小,然後又開始用刀尖在肉每隔兩厘米,輕輕劃上一刀深約0.5厘米的刀痕。
“趙師傅,這是在刻痕嗎?讓肉對火候的吸收達到均勻的效果,同時讓調料的味道更加的深入?”果果突然開口說道。
趙紳略微詫異的點了點頭,沒想到對方竟然對於烤肉也有一定的研究,他這一步所做的,正是如同果果所說的效果。
接下來,趙紳又開始調變一些雞蛋液,然後放在一旁備用。
“趙師傅,這個雞蛋液是用來做什麼的?”果果有些不解的開口詢問道。
在果果的印象之中,烤肉很少有能夠用到雞蛋液的地方。
“這個是用來醃製牛肉的,將調料後撒上去的烤肉,很難達到味道均勻的效果,當然如果你喜歡吃醬料的烤肉,也不是不可以的。”趙紳認真的對著果果開口解釋,同時手上的動作卻沒有停下來。
“沒關系的趙師傅,你想怎麼做就怎麼做,不用問我的。”果果微笑著對趙紳開口說道。
趙紳點了點頭,將雞蛋的香味和肉的筋膜部分彈性相融合在一起,會讓人食指大動。
一般來說,烤肉有著黃金六兩的說法,例如豬肉,位於豬頸兩邊,因其稀少而珍貴被稱之為黃金六兩,這裡烤出來的肉,耗時會比其他的肉稍微久點。
一定要等到豬肉烤成金黃色再下口,這樣就能深刻的感受到“黃金六兩”的特別之處一一焦脆有勁道的口感,讓人幸福感瞬間爆棚。
……
雖然眼前的泰克裡特象肉並沒有黃金六兩的說法,但是趙紳還是先切下了一片薄薄的肉片,放在火上先進性烤制。
“這一步,是用來試火的,抱歉果果,要浪費你一小片泰克裡特象肉了,不過為了最終的美食,這點小犧牲是在所難免的哦!”趙紳神情鄭重的開口說道。
在面對這種珍貴的肉時,只有先浪費,才能夠做到真正的不浪費!
這一步,是至關重要的一部,只有做出了“試火”,才能夠摸清泰克裡特象肉的特性!
但凡是肉,就一定有受熱和不受熱的地方,受熱的地方會熟的比較快,不受熱的地方會熟的比較慢!哪怕是隻有一絲的細小變化,也不能夠逃脫趙紳的雙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