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風波起上
浩浩蕩蕩的起義大軍在席捲了整個耀州縣之後,並沒有因此就停下腳步來。
這其中的道理大家都清楚,那就是造反這種事,一旦有了個開頭,那想停下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而在元末各種倒行逆施的政令之下,耀州起義所帶來的結果遠遠超出了最初起義者的計劃。
在耀州起義成功的訊息向周邊蔓延開了之後,不到兩個月的功夫,整個關中大地以及周圍的河東隴西一帶,抵抗元庭暴政的起義軍蜂擁而起。
在這種嚴峻的形勢之下,元庭自然也不可能完全的束手就擒。
起義爆發後不久,負責鎮壓起義的軍隊便已經從周遭各地出發,浩浩蕩蕩的向耀州壓了過來。
不過雖然這群士兵在多年的鎮壓叛亂中已經有了充足的經驗,但眼前所爆發出來的這樣起義的場面卻還是大大超乎了他們的預計。
面對緊拿著簡易武器的起義軍的時候,他們縱使能在一場場戰鬥中取得勝利,但對方卻宛如雨後的春筍一般,自己剛平定一處叛亂,周遭各處卻緊接著又有無數走投無路的百姓選擇揭竿而起。
在這種遠遠看不到盡頭的鬥爭當中,朝廷各路大軍的領兵者也逐漸意識到了這個天下,馬上就要大亂了。
於是乎,這其中不少人逐漸有了異樣的心思,在平定叛亂的過程當中,他們充分發揚了出工不出力的精神。朝廷的政令自然是要聽的,但每當自己部隊開赴到距離朝廷規定的地點附近百里左右的時候,他們就會停下腳步來。
對外的名義是修整以待敵軍,對內的名義則是朝廷撥付的糧草,軍械不夠,他們不能眼睜睜的就這樣看著自己的兄弟們去赴死。
而在發回給朝廷的答覆文書當中,他們雖然洋洋灑灑的寫了不少字,但通篇的文字總結下來,核心就還是那兩個字——“打錢”。
隨著地方起義的聲勢越來越大,這些傭兵自重的朝廷軍隊,也逐漸有了割據自立的想法。
這也就使得,在這一段時間裡,朝廷雖然派出了大軍,但卻對整個起義的形勢並沒有起到任何遏制的作用。
相反,在這幫試圖割據自立傢伙們刻意的放任之下,意識到如今的朝廷已經不具有當年那樣大軍所到之處,寸草不生,毀滅效果之後。
原本尚在猶豫的百姓們也紛紛鼓足了這輩子最大的勇氣,在其他起義軍派出遊說的人馬勸說之下,原本還星星點點散落在各處的農民起義,瞬間凝聚成了一股席捲整個關中大地的洶湧洪流。
而在這股洶湧洪流的衝擊之下,處在整個關中腹地的咸寧縣,也並不能倖免。
而在接收到附近那幫流民紛紛揭竿而起之後,楊乾在綜合分析了周圍的情況之後,果斷將自己家所有重要人員全部轉移到了縣城裡。
作為關中腹地這樣富庶地方的大縣城,咸寧縣的城牆以及一應防備措施,還是相當完善的。
同時因為各個大家族紛紛的湧入他們所攜帶的糧食以及其他物資,也足可以支撐著這幫傢伙在城裡苟活兩年有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