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的秦王府正在熱火朝天地掃著雪,而在另外一邊的楊乾家裡,這個鬚髮皆白的老人正和自己的兒子孫子在閣樓上議事。
楊善、楊英奕父子二人恭謹的坐在椅子上,而楊乾自己則站在了窗戶邊上,眼睛一動不動的注視著陰沉的天空。
“好多年沒見過這麼大的雪了,都說瑞雪兆豐年,想來明年這地裡的收成能再漲上一成。”楊乾手裡端著一個特質的暖爐,淡淡的說道。
“若是再晚上一個月,倒也稱得上是場瑞雪。現在這個時節有這麼大的動靜,布政使衙門這個冬天可不好過。”
楊善的語氣和他老爹一樣平淡,不過言語中卻頗有一點看戲的味道。
“說起來高謙這個布政使倒是個妙人,他跟咱這位秦王殿下是一同來的,算起來赴任已經有大半年的時間了。
這大半年裡他一個堂堂二品布政使,淨幹了些司農的活,成天到晚的撲在田間地頭督促農事,這城裡的各種走動他倒是一點也不參與。”
作為當地的大族,遊走於黑白兩道之間的楊乾自然少不了派人去盯著這位布政使大人的一舉一動。
原本還想著透過觀察高謙的日常行為,分析出怎麼巴結他比較好。結果盯了大半年的時間裡,就看見了高謙在各個地頭遊走,託人投了幾次拜帖,最終都被高藩臺不在城裡為由給擋了回去。
“誰說不是,孩兒曾經幾次因為公事去拜訪高謙,沒有一次是在公廨見到人的。見面的地方要麼是河灘鹽鹼沼澤、要麼是塬上的缺水旱地。
還記得有一次去白鹿原上拜見這位高大人的時候,我愣是沒從一群刨地的農民裡面找到他,要不是一旁還站著兩個布政使衙門的兵丁,我當時還以為跑錯了地方。”
提起和高謙打交道的經歷,楊善原本鬱結的心情竟然好轉了一些。
當初聽聞朝廷指派下來一位新的布政使大人,楊善在腦袋裡模擬了上百種和這個新上司打交道的場景。
關於兩人在權力和利益的分配上,楊善也做過無數的預案。
對於這位聽說是當朝丞相親自舉薦的上司,楊善一開始是極為防範的。雖說強龍不壓地頭蛇,但這個“強龍”的背景有些過於深厚,真要交鋒起來,自己免不了得割幾塊肉去填一填對方的胃口。
甚至他都已經做好了萬一對方獅子大開口,自己應該如何討價還價的計劃。
但是計劃往往趕不上變化,自己雖然做了周密的部署,不成想這位高大人來了以後不爭也不搶,甚至有些原本該歸布政使衙門關的差事,他都悉數委派給了原有的下屬官員去做。
而這些下屬的官員,本身就有不少事本地世家大族的子弟,也就是楊善的利益同盟。
因此沒過兩個月的功夫,楊善竟然發現在陝西行省這片地方,自己的話竟然比以前還好使了,這不由讓他的內心生出幾分驕矜之心來。
“老夫我這麼些年也算是見過大風大浪的,前元的各樣官員,大明的幾位將軍老夫也都是打過交道的。
原本以為自己這把歲數已經算是看夠了人間百態,這輩子也算是沒白來一趟。
可誰成想就這半年的功夫,竟然一下子就又見識到了兩位不同凡響的傢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