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高義是個聰明人,堂堂秦王殿下跑自己這肯定不是專門跟自己訴苦來著。
“我在耀州那個煤廠,買地手續讓布政使衙門給叫停了。”朱樉也不繞彎子,徑直說道。
“不應該吧,那個手續我親自看過,雖然買的地不少,但大部分都是山野荒地,偶爾有主的也是靠天吃飯的旱田。
而且你給的那什麼拆遷款著實豐厚,說實話看的我這個正五品的府尹都有些心動。
若這事不是你秦王府辦得,我高低得給當事人頒個‘親仁善鄰、仗義疏財’的匾額。”
當初秦王府買地的手續李高義是認真看過的,這不單是他作為府尹的義務,更是對秦王這位老戰友多出來的一份責任感,想著儘可能的查遺補漏。
“我自覺沒有做什麼傷天害理的事,其他地方我暫且管不著,但在我秦藩,百姓的日子是一定要搞上去的。”朱樉鄭重的說道。
“你沒去找高大人親自問問?”李高義不解的問道。
“這件事有蹊蹺,我要謀定而後動。”
接著,朱樉把太子給自己寄信的事也給李高義說了一遍,當然摘去一部分不能說的內容。
“如此說來,我倒想起一件事來。”李高義若有所思的說道。
“何事?”
“三天前曾有中書省的人到過高藩臺那裡,具體商議什麼我還不知道,但現在我覺得這事八成和你有關。要不還沒到察舉的日子,按理說中書省不會專門派個班子到省裡來。”李高義看著朱樉說道。
“看來咱們這位高藩臺,可不是易於之輩。”朱樉不由得感慨了一聲。
高謙是胡惟庸連夜推舉出來的陝西布政使,能趕在朱樉就藩前一天急匆匆作出這個安排,裡面監視秦王的意思不要太明顯。
“我觀這位高布政使不是個誇誇奇談的人,自從上任以來,他是三天兩頭下去督農,比我這個西安府尹可忙多了。
如今在民間,布政使大人勤政愛民的名聲算是打出去了。”李高義提醒道。
“放心,我雖然對這位布政使沒什麼好感,但我也不至於給他下黑手。既然要鬥,那咱就敞敞亮亮的來,要讓他輸的心服口服。”
跟李高義又聊了一會,期間朱樉也套上了鎧甲,親自下場酣暢淋漓的搏鬥了一番。
雖然顧忌自己秦王的身份,大家都換成了木刀,但這久違的廝殺興奮勁還讓朱樉大呼過癮。
晚上,回到王府脫下衣服,朱樉這才發現自己身上盡然滿是淤青。
“好你個李高義,倒是真的敢下手。”一共四人,王勇和李蒼面對這位親王自然是收著一點,只有李高義這傢伙敢肆無忌憚的‘教訓’朱樉。
疲憊且痠痛的身子泡在溫度剛剛好的熱水裡,這種享受簡直如神仙一般。
這是,朱竹從外面走了進來,正當朱樉想做點什麼羞羞事的時候,只聽得朱竹匆忙唸了七個大字。
“殿下,寧夏衛戰報!”
喜歡從就藩開始重塑大明請大家收藏:()從就藩開始重塑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