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七梧想了想,“我試試吧。”
顧星喬不知從哪裡拿出一支粉筆,遞給宋七梧,卻沒說話,宋七梧明白他的意思。
之後,她便一邊描述一邊在地上畫了起來,“我那天回到家,發現家裡來了很多警察,媽媽側躺在客廳這裡……”宋七梧在客廳一角畫著,“她睜著眼睛,看向我進門這個方向,頸部這個地方已經形成血泊,而那把沾滿血的剁骨刀就掉在她身旁這個位置。”
宋七梧回憶完之後,顧星喬陷入了沉思,盯著地上那個人形白色看了半晌。
“七七,時隔三年,我們不可能在屍骨上找到什麼線索,所以只有從痕跡上下手了。”
“你是說……血跡?”
“沒錯。”
血跡是刑事案件偵破中最常見也是最重要的生物性檢材,根據血跡形成的機制不同,從血跡形成的動力學角度,結合血跡的形態特點,可以將血跡分成噴濺狀、拋甩狀、滴落狀、流注狀,血泊等多種型別。
而血跡無論是否被清理過,時隔多久,以現在的偵查技術都是可以還原的。
這個,是作為一個刑警必備的專業知識,當然,也有專門研究血跡學的專業人士。
顧星喬又接著說:“阿姨的死因是頸動脈血管破裂,所以當時應該首先出現噴濺狀血跡,倒地後才慢慢形成血泊,從這裡入手,或許能找到一些問題。”
“好,我聽你的。”宋七梧點頭,她的想法和顧星喬不謀而合。
顧星喬拿出電話,打回警局,叫來向葵和兩名技術科的警員。
不一會兒,向葵和兩名技術科警員提著箱子來了,做好準備工作後,開始在地上噴灑魯米諾試劑。
魯米諾,又名發光氨,可以在犯罪現場檢測肉眼無法觀察到的血液,可以顯現出極微量的血跡形態潛血反應)。
法醫學上,魯米諾反應可以鑑別經過擦洗和時間很久以前的血跡。
由於血液中的血紅蛋白含有鐵,而鐵能催化過氧化氫的分解,讓過氧化氫變成水和單氧,單氧再氧化魯米諾讓它發光。
“顧隊,七梧,你們看。”向葵蹲在地上,沿著血跡方向觀察著。
“血跡非常凌亂,先看這裡,這是典型的噴濺狀血跡,形態均勻分佈,圓點狀,從圓點面積大小看,破裂動脈管徑很大,而且噴濺的距離越近,圓點越小。”
“再看看這邊,有一些凌亂的滴落狀血跡,這種血跡在死者當時用手捂住流血部位也會形成。”向葵停頓一下,又說道:“但奇怪的是,死者倒地後形成的血泊卻不在這個噴濺狀和滴落狀的血跡中,而是離這兩種血跡有一定的距離。”
“這說明什麼?顧隊。”向葵問。
“說明……死者受傷後移動過。”宋七梧喃喃出聲。
“這裡還有!”忽然,一名技術科警員驚呼一聲。
三人立馬轉向那個方向,向葵遲疑著說:“這……像是濺落狀的血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