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紫漪回過神,“外賣到了?”
“小顧總,你想什麼呢?想的這麼出神,我剛剛敲門你都沒反應。”徐阮阮把外賣放在顧紫漪的桌子上。
顧紫漪伸手拿過來,“可能是太忙了吧,就大腦放空。”
徐阮阮輕嘆一口氣:“小顧總,你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反正顧氏是顧氏,優文是優文。優文比顧氏輕鬆多了,最後咱們還是要回優文的。”
顧紫漪點頭附和:“對。”
她更喜歡優文的模式。
遠比現在輕鬆的多。
“那你吃飯吧,我出去了。”預算換把外賣送到就出去了。
顧紫漪開啟袋子,拿出飯盒,又拿出一次性餐具。她掀開盒蓋,又把筷子和勺子從包裝袋裡拿出來。她確實是餓了,胃有一些疼。
顧紫漪以前並沒有胃病,上學的時候還是非常健康的。直到開始出來創業,懷習慣一個接著一個。
比如喝酒,比如熬夜,比如三餐不準時,比如不眠不休地寫企劃案。
踏入社會之後,發現上學時就是生活在象牙塔裡,無憂無慮,不知世事。一切都是受人庇護,有處遮風擋雨,也沒經歷什麼風浪。
單純的有些好笑。
然後出來創業,一步一個坑,處處都要碰壁。才知道一切理論都是紙上談兵,沒有任何實踐證明。
顧紫漪開始對人生有了另外一種看法。因為變換了角度,不再那麼單一地看待問題。每個角度看到的世界都不相同。
顧紫漪一共產生過兩次思想轉變。
第一次是在她創業初始,第二次是在顧城生病。
第一次產生思想轉變,是因為顧紫漪深深地意識到了自己的無能。一個年輕人,除了年輕其實並沒有半點資本。但是,一個年輕人,他最大的資本就是年輕。所以耗費些時間去經歷些困難得到一些成長,這是每個人都避無可避的必經之路。
沒有任何岔路,也許有捷徑,但是捷徑的盡頭也不見得如你我所想的那麼輕鬆簡單。
第二次產生思想轉變,就是顧城確診為癌症的時候。其實簡單概括一下,就是顧紫漪突然意識到了,自己又長大了一些,父親已經老了。發現家裡的重擔,應該從父母的身上移到自己身上了。這是一種責任意識。
顧紫漪一直以來都是很剋制的,她似乎從來沒有不管不顧地要去做什麼。因為並沒有誰給了她禁錮。父母對於她的決定都很認可也很支援。所以她一個人迅速地成長起來。
她嘗試一個人搬出來住,嘗試著一個人熬夜寫企劃案,嘗試著一個人去找投資方,嘗試著一個人喝很多的酒還能面不改色地應對周遭的一切。
這是一個並不複雜的過程。
但是無一例外,這些所有經歷過的一切,都會是人生路上最彌足珍貴的東西。正是因為這一切,顧紫漪才成為今天的顧紫漪,永遠優秀,永遠閃光,永遠保持自我。
喜歡今已再相逢請大家收藏:()今已再相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