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作者在表現這個問題上還是有區別的。黛玉對寶玉的關心對寶玉的愛,在某些方面可能更純、更深,她不像寶釵。
剛才講寶釵有愛的權利,但寶釵在很多問題考慮的時候,可能會在某些方面受到世俗的、家庭的、封建禮教很多東西的約束。
就比如說,她有沒有在潛意識當中早在設計自己將來要去當這個寶二奶奶,她對寶玉的愛有沒有可能有這種潛在的功利的東西,這個讓人們覺得好像不如林黛玉對賈寶玉的愛更純。
不過張慶善老先生倒覺得,薛寶釵當寶二奶奶也不是說不可以。
因為在《紅樓夢》當中,在賈府選擇寶玉的物件或者是妻子的時候,這對他們賈府來講是件非常重大的事情,當然決策者是賈母。
但恰恰在曹雪芹所寫的前80回當中,賈母沒有明確的表示過她選擇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當然我們可以討論很多細節,比如說給薛寶釵過生日和林黛玉不一樣,送的禮物賈寶玉和薛寶釵一樣,元春什麼態度,都可以分析。
但是賈母沒有明確談到這個問題,這個賈府當中的一件大事。
如果薛寶釵和林黛玉相比較的話,她確實是有些問題,比如說性格上,薛寶釵更惹人喜歡,更世故一些;從身體上,薛寶釵更健康;從家庭背景上來講,薛家是四大家族之一。
從這些方面來考慮的話,賈府選擇薛寶釵也無可非議。
但問題是我們在理解作品的時候不能這樣講。
因為作者在一開始的時候就給我們設計了一個東西,一個是金玉良緣,一個是木石前盟。
比如“木石前盟”,這是早就定下來的事情,不是人間人的所為。
但是恰恰上天安排的事情實現不了,那麼金玉良緣,這是後來人世間安排的事情,當然這都是些象徵性藝術上的東西。
可能有人說,薛家成心造假弄了一個金鎖。
但是老先生卻覺得那樣理解也不對,你要說薛家造假弄個金鎖的話,賈寶玉的那個玉哪兒來的,這就是象徵性藝術上的一些表現手法,因此覺得我們只能從作者的一些創作意圖上去理解寶玉、黛玉、寶釵之間的三者關係。
當然我們今天講,寶釵是一種婚姻的悲劇,其實她的悲劇也是值得同情的。
大家不要忘記薛寶釵也是金陵十二釵當中的人物,也是一個悲性的人物,也是一個值得同情的美好生命。
所以呢,我們對薛寶釵也不要太苛刻了。
此外李希凡先生還說是值得同情,懷金悼玉嘛。
但是,他接著說這個金鎖,就是假造的。
因為小說裡都寫著呢,你們都還否認。
當然了,“木石前盟、金玉良緣”,這在封建社會是一種象徵,富貴的象徵,政治上聯姻的象徵,四大家族聯絡友親,叫做一損俱損,一榮俱榮。
四大家族後來敗落也都跟這個有關係。
薛家失勢以後,兒子薛蟠又打死人,投奔賈府來,最初的目的是要薛寶釵入宮,要當贊善才人,這都寫得很清楚吧。
後來忽然之間又出了個金鎖,而且這個金鎖就是薛姨媽跟賈府人講的,說是有個癩頭和尚送了幾個字,造這個金鎖,說將來揀有玉的配。
薛姨媽是誰呀,是王夫人的親姐妹。
難道薛姨媽就不知道她的親外甥是銜玉而誕,為什麼要說金鎖要揀有玉的配,這不一定是寶釵的意思。
這金鎖分明是造出來了,作者也好,賈寶玉也好,對這個金玉良緣是很不滿意的,處處表現出來不滿意,我偏說是木石前盟,賈寶玉夢中都講這話。
這裡面就覺得有一種社會力量在左右他們的感情,最後造成了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悲劇。
人們對薛寶釵有點微詞也是可以的,不是說薛寶釵不值得同情,她這個婚姻悲劇也值得同情。
但是,按照老先生的想法,賈寶玉還是應該走,否則的話太對不起林黛玉。
此外就是王熙鳳了,的確王熙鳳這樣一個人物,曹雪芹把她描繪得非常地有趣,那麼曹雪芹怎麼樣多側面地展現鳳姐的人物性格呢,這裡可以引用另一位紅學家呂啟祥的一些觀點言論。
他說《紅樓夢》的男主人公當然是賈寶玉,女主人公呢,第一女主人公應該是林黛玉,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比如我們說作家寫黛玉、寶玉這些人,可以說較多地寄託了他的理想,比較空靈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