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靈異小說 > 買宋 > 第446章 過猶不及

第446章 過猶不及 (第2/2頁)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Neverland 我應該算喪屍吧 末日刁民 危機指引 體壇大亨 火影之妖魔角都 詭蝕嬰 海賊王之神秘巨星 末日之無上王座 天生中二病 如夢隨風渺然去 全職高手之未末此若 逆生行 綜影視炮灰黑蓮花逆襲攻略 天與暴君想要入贅 七零,穿成年代文中的極品親戚 寫作路人讀作萬人迷[快穿] 讀心後,瘋批暴君決定洗白 她漂亮又脆弱[快穿] 開局四零,手握星際商城帶飛祖國

他批評當時一些傳奇說;“後人作傳奇,但知為一人而作,不知為一事而作,盡此一人所行之事,逐節鋪陳,有時散金碎玉,以作零出則可,謂之全本,則為斷線之珠,無樑之屋。”

這是一般傳奇的通病,他從此出發,提出“減頭緒”、“密針線”的主張,使作品脈絡清楚,結構嚴謹以突出主腦。

更可貴的是,他將主題思想和結構聯絡起來論述,因為材料組織得是否巧妙,離開主題思想是很難得到正確的解釋的。

他在關目的安排方面也有一些值得稱道的見解,並且他反對蹈襲前人,提出“脫窠臼”,主張選要“奇”,而又“不當索諸聞見之外”,要求作者從“家常日用之事”中去發掘戲曲題材。

他認為生活中有許多“前人未見之事”,也有許多前人“摹寫未盡之情”。

這些意見都是有價值的,但是由於他生活圈子的狹小和思想趣味的庸俗,所以創作成就不大。

他要求戲曲語言的淺顯,他說:“傳奇不比文章,文章作與讀書人看,故不怪其深;戲文做與讀書人與不讀書人同看,故貴淺而不貴深。”

並且認為“自古來聖賢所傳之經傳亦只淺而不深”,“能從淺處見才,方是文章高手”。

這和當時曲家偏重詞藻典雅華麗的風氣是對立的。他還特別重視賓白的創作,曾說,“曲之有白,就文字論之,則有如經文之於傳注;就物理論之,則如棟樑之於榱桷;就人身論之,則如肢體之於血脈。”

“非但不可相無,且覺稍有不稱,即因此‘賤役’,競作無用觀者。故知賓白一道,當與曲文等視。”

同時他反對語言的“迂腐”、“艱深”、“隱晦”、“粗俗”、“填塞”,要求語言“尖新”,“潔淨”和有“機趣”,主張少用方言。他還要求準確,提出語言要符合人物個性的主張。

他說:“填詞義理無窮,說何人,肖何人,議某事,切某事。”

又說;“言者,心之聲也。欲代此一人立言,先宜代此一人立心。若非夢往神遊,何謂設身處地。無論立心端正者,我當設身處地,代生端正之想;即遇立心邪辟者,我亦當舍經從權,暫為邪辟之想。務欲心曲隱微,隨口唾出,說一人,肖一人。勿使宙同,弗使浮泛。若水滸傳之敘事,吳道子之寫生,斯稱此道中之絕技。”

而在音律方面的話,他是主張“恪守詞韻”,“凜遵曲譜”的,但也針對時弊,有所批評。

他很不同意當時喜用集曲犯調,生扭數字作曲名的風氣。他說:“只求文字好,音律正,即牌名舊殺,終覺新奇可喜;如以極新極美之名,而填以庸腐乖張之曲,誰其好之。善惡在實,不在名也。”

關於科諢,他提出“戒淫褻”、“忌俗惡”、“重關係”、“貴自然”。主張科諢合於生旦淨醜的身分,自然包孕事理之中。

總之,李漁繼承明人的成就,並結合舞臺實際,比較全面而系統地總結了填詞和演習方面的理論,這是難能可貴的。

但正所謂世上沒有完美的事情,因為李漁是道地的幫閒文人,所以他雖懂得舞臺演出的一些竅門,至於戲曲的思想內容和創作傾向方面的論述就很少可取。

他寫的劇本保留下來的有十八種,常見的為《笠翁十種曲》,其中演出最多的《風箏誤》以關目新奇而針線細密著稱;但情節過於巧合,趣味偏於庸俗,是明代阮大鋮一派的繼續。

《奈何天》更公開為醜惡的富豪辯護,比較可取的是寫貧苦書生譚楚玉和下層藝人劉藐姑的愛情悲劇仳目魚》,以及根據元人雜劇《柳毅傳書》,《張生煮海》改編的《蜃中樓》。

而李漁之後,乾嘉時著名學者焦循(1763—1820)的《劇說》取材一百六十多種有關戲曲記載的書籍,為研究古典戲曲彙集了相當豐富的參考資料。

他的《花部農柵是他在柳陰豆棚之下和農民談花部劇目的摘記,具體論述到《鐵丘墳》,《龍鳳閣》、《兩狼山》、《清風亭》、《王英下山》、《紅逼宮》、《賽琵琶》、《義兒恩》、《雙富貴》、《紫荊樹》等劇目,是研究地方戲的可貴資料,也是有價值的評論文章。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焦循很重視花部戲曲,他說:“花部原本於元劇,其事多忠孝節義,足以動人;其詞直質,雖婦孺亦能解;其音慷慨,血氣為之動盪。”

“彼謂花部不及崑腔者,鄙夫之見也!”雖然還不免有傳統的封建道德觀念,在當時土大夫輕視花部的情況下還是值得重視的。

c此外就是洪昇了,字昉思,號稗畦,浙江錢塘人。出生於明王朝覆滅後的第二年,當時清朝正在進行統一全國的戰爭,浙江又是反清鬥爭比較激烈的區域之一,所以他的青少年時代是在動盪中度過的。

從他的《燕京客舍生日作》詩就可以知道,他在二十五歲以前就到過北京,後因家庭受到清王朝的迫害,弟兄都流寓在外。

他再次北上,在京城度過了長期的國子監生的生活,他的《長生殿》經過了十餘年的努力,於康熙二十七年定稿。

次年因在佟皇后喪期演唱這戲,得罪削籍回鄉,從此失卻了仕進的機會。

晚年抑鬱無聊、縱情湖山之間,在浙江吳興夜醉落水而死。

洪昇在錢塘,曾先後師事陸繁昭、沈謙、毛先舒等。陸工駢體文,沈擅長詞曲,毛本知名學者,亦善填詞,通音律。

後來在京師又曾向王士禎、施閏章學詩,這使他具備了良好的文學修養,為以後的戲曲創作準備了必要條件。

他交遊很廣,師友大都是中下層的文人,其中有不少人由於對亡明的懷戀,而對清廷採取消極不合作的態度,或因坎軻淪落而對現實多所指責.這些對他的思想也有很大的影響。

……

……

……

喜歡買宋請大家收藏:()買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 玩轉大明帝國 尚書局的名義 大秦之開局獻上長生不死藥 重生後我只撩竹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