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當別人告訴他,人民知道他被逮,恐怕引起民憤時,他卻說;“果有此事,反陷弟於不忠了。”
在生死關頭,人民起來挽救他,他還說:“小弟與兄俱讀聖書,君命召駕且不俟,今日奉旨來提,敢不趨赴。”
在廠獄裡受了種種的酷刑,還想辯白自己的忠心,這些都表現了他的愚忠和對最高統治者的幻想。
作品還成功地塑造了城市人民群眾的形象,其中最突出的代表要算顏佩韋。
同時他的性格特徵是豪爽,重義氣、有膽識,具有毫不妥協的戰鬥精神。
像是他在李王廟前聽書時,聽到韓世忠無辜被害,就忍受不住,因而大鬧書場。
充分表現出他愛憎分明,疾惡如仇的品質,在聽到官府要逮捕周順昌時,他憤怒地喊出:“公憤沖天難寧耐,怎容得片時捱,任官旗狼虎威風大,俺這裡呼冤叫枉、喧天動地,管教你—霎掃塵霾。”
顏佩韋對閹黨的鬥爭是最堅決的,有人提出向官府請求時,他說:“求他什麼!他若放了周鄉宦罷了,若弗肯放,我們蘇州人一窩蜂,待我們幾個領了頭,做出一件轟轟烈烈驚天動地的事來,眾兄弟不可縮頭縮腦,大家併力同心便好。”
這和周順昌害怕群眾鬥爭反陷他於“不忠”的思想形成明顯的對比。
當然了,《清忠譜》在藝術方面最重要的成就在於比較真實地表現了一場轟轟烈烈聲勢浩大的群眾鬥爭,同時透過鬥爭顯示出各階層人民的不同性格。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如《義憤》、《鬧詔》二出既寫出了顏佩韋、楊念如等的組織群眾鬥爭,也寫出了王節、劉羽儀等書生的醉心於寫辯呈向地方官懇求,還描繪了北京校尉和地方大小官吏的不同精神面貌。
又如《毀祠》出,透過群眾的合力拉倒石牌坊和最後的冒火搶出魏忠賢雕像的頭顱來祭周順昌,顏佩韋等,表現了人民熱烈的情緒,並熱情地歌頌群眾的隊伍:“似行兵擺陣,似行兵擺陣,好似天將天神,下臨蘇郡。”
其次是主題突出,線索分明,要知道明代傳奇,特別是反映重大歷史事件的戲,往往頭緒紛繁,人物複雜,或夾雜愛情描寫,沖淡了作品的嚴肅主題。
而《清忠譜》全劇二十五出都按照周順昌及蘇州市民的反魏黨鬥爭進行,沒有多餘的人物和情節。
再次,作品寫的是蘇州實事,作者根據耳聞目見的材料加以組織,搬上舞臺,不僅重要事件有歷史根據,就是一些細節,如周順昌寫“小云棲”匾額,周茂蘭刺血上疏等也都有事實根據。
《清忠譜》是我國戲曲史上第一部“事俱按實”業《清忠譜序》)的歷史戲,在清代舞臺上有著重要的地位。
這對後來的《桃花扇》等劇有影響。
而在李玉—派作家之外,吳偉業和尤侗是另一型別的戲曲作家,他們的作品大都借歷史故事表現個人的懷才不遇或故君故國之思,意境更接近於詩歌而不大適合於演出,因此在文人中有較多的讀者,而在群眾中影響不大。
這是“案頭之曲”的共同特徵。
吳偉業除詩文外,還著有《秣陵春》傳奇,《通天台》、《臨春閣》雜劇,這些作品是“借古人之歌呼笑罵以陶寫我之抑鬱牢騷”。
《秣陵春》又名《雙影記》,寫徐適與黃展孃的愛情故事。
徐適原為北宋末徐徽言從孫,在抗金斗爭中殉國.作者把徐適寫成南唐徐鉉之子,透過對南唐亡國的憑弔,寄託他個人的情緒。
……
……
……
喜歡買宋請大家收藏:()買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