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包括1.取材史籍說,及直接從歷史文獻中擷取歷史劇創作所需材料的方法,是中國古代歷史劇選材的主要方法。
這種方法突出的提倡者和實踐者是蔣士銓,他的《四弦秋》就因有感於此前的歷史劇歪曲歷史人物、唐代大詩人白居易而創作。
2.取材文學創作說。以前代文人尤其詩文作家為主人公的歷史劇的取材,多從主人公曾經創作的詩文或後之說唱文藝中尋找可資利用的創作材料。
像是洪昇《長生殿》即是從詩歌、小說、說唱藝術中尋找的創作源泉。
3.取材筆記說。從野史筆記中取材,是以歷史傳說為創作物件的歷史劇的主要選材方法。
4.鄉野調查說。孔尚任寫作《桃花扇》之前,關於“朝政得失,文人聚散,皆確考時地,全無假借”,顯然他堅持的選材方法是在創作前作廣泛調查,而絕非僅憑正史“一言堂”式的宣傳,蔣士銓也是這一主張的堅持者。
5.據理臆測說。這是從歷史劇創作中的虛構角度而發,對以上四種選擇方法的不足作了必要的補充。
如張堅以屈原為主人公創作的《懷沙記》,本於《史記》及《外傳》,但根據歷史人物特有的性格及生活環境對其在歷史上應有的行為事蹟進行了合理推導,使得劇作內容和意蘊大為豐富。
6.綜合運用說,也即綜合運用上述選材方法。
此節雖從選材角度而言,但這些方法本身就表明了古典戲曲本事來源最重要的幾種途徑。
此外,還有一些研究著眼於詳細探討古典戲曲本事來源的某一途徑,如鍾素梅的學位論文《詩歌與戲曲之間的文體型別比較研究以元雜劇改編白居易的詩歌為例》主要著眼於文人“歌詩賦記”等傳統詩文作品。
對以此為本事來源的戲曲作品進行了細緻歸納梳理,指出,從文體而言,包括樂府詩、賦、散文、記論、近體詩、歌行等在內的文人作品都是古典戲曲取材的源頭。
從內容角度而言,由於古典戲曲的特點是“合歌舞白以演一事”,因此用以作為本事的往往多限於故事性、敘事性強的史傳、唐人傳奇以及宋人小說。
而從文人樂府詩、賦、散文、記論、近體詩、歌行等文學性抒情性作品中取材時,往往對敘事性較強的題材繼承其故事情節,對於故事性較弱的題材,則或虛構故事或增飾人物,以豐富其內容。
《唐代小說嬗變研究》列專章分析從唐代小說到元雜劇和明清戲曲的嬗變情況與規律,指出了唐代小說與元明清戲曲作品之間的對應關係。
當然嗎,這實際上也是對古典戲曲題材在以唐傳奇為代表的小說這一文學樣式中的本事化溯源,顯示了唐傳奇小說對後世戲曲創作的影響。
上述所及雖然只是或就某一時期戲曲、或就某一型別戲曲、或就某一題材來源進行的故事本事的溯源與分析,但正如前《歷史化?本事化?因襲性——古代戲曲題材綜論之一》所指出的那樣,中國古代戲曲具有取材本事化和劇作改編性的特點,這一特點同時決定中國古代戲曲還具有題材上的繼承性和因襲性。
至於因襲性是指某些題材在不同時期不同作家手中蹈襲沿用,雖選擇的切入點可能不同,提煉的主題有異,藝術風格也有不同程度的變遷,但眾多劇作往往萌生於某一個本事母題,從而使劇作間具有裔派承傳的血緣關係。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因此,雖然明清戲曲可能在具體創作過程中對題材的擇取和裁剪各不相同,但緊接元雜劇的發展階段使其不可能不受到元雜劇的影響,不僅繼承元雜劇故事源於以往的本事作為劇本創作的材料,同時也將元雜劇本身作為可資借鑑的素材,這就規定了明清戲曲故事的本事來源同元雜劇並無大的差異。
當然,由於時代特點和劇作家創作心態的不同,在具體的取材傾向和型別特點上還是會有不同。
如《明代戲曲題材論新探》中指出,明代前期歷史題材創作受到限制,後來又逐漸放鬆,明末取材於現實政治鬥爭的戲曲創作明顯增多,顯然與戲曲創作的時代背景有關,這一問題在論述元明清戲曲故事的題材型別時再深入探討。
同時,歷史題材的泛化也使所謂歷史劇中包含著其他型別的戲劇創作,因此就歷史劇進行的本事溯源亦大致與其他型別戲曲故事的本事來源途徑相通。
就總體而言,元明清戲曲故事本事的主要來源是歷史題材,具體途徑分為歷史事件及作為其載體的史書傳記等、民間口頭流傳的傳說故事、以及小說、詩歌、散文、戲曲、詩話等各體文學藝術作品這幾類。
這裡提到的歷史事件及作為其載體的史書傳記等可以視為狹義的歷史題材,這一狹義的歷史題材仍然在元明清戲曲故事的本事來源中佔據最主要的地位,同時文學作品中的素材也成為元明清戲曲本事的重要來源。
戲曲故事對這兩大來源的倚重首先與上述所及古典戲曲本事取材的歷史化傾向直接相關,其次要考慮到這兩類素材在創作和接受兩方面改編為戲曲的可行性。
正像前面所提到的,古典戲曲的特徵是“合歌舞白以演故事”,具備強烈的敘事性,因此,史書、小說等敘事文學作品往往成為戲曲改編的首選。
如唐傳奇、宋話本等都講究新奇性和曲折性,便於改編為情節跌宕起伏的戲曲;而史傳資料也並不僅僅再現歷史。
同時還融入了主觀評價,乃至撰寫者的增飾潤色,尤其“紀事本末”的特點使其在很大程度上相當於敘事文學這都為這兩大類素材改編為戲曲提供了可行性。
從戲曲接受方面來說,歷史往往透過野史、民間故事和傳說等方式為民眾熟知,以唐傳奇、宋話本小說為代表的敘事文學又以其新奇曲折很容易引起人們的興趣。
從它們當中取材易於為觀眾接受,不論是寄託遙深之作還是純粹的娛樂之作,都更容易引起興趣,贏得更多的觀眾,註定了戲曲取材於史書和文學作品的必然性。
……
……
……
喜歡買宋請大家收藏:()買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