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瓷是最精美藝術與精確工藝完美的結合。
因為各地名窯瓷器大量地生產,不僅供皇家貴族使用,還為官員學者們、及市民階級所珍愛、使用,所以讓所有見著的人都讚歎不已。
只不過很可惜的事,宋瓷許多的工藝都已失傳,宋瓷許多的工藝水平即使現代都難達到。
宋朝的瓷器是如此的精美,可以說宋朝遺留下的官辦瓷器幾乎都價值連城。
自宋代以後,歷代文人墨客及古玩愛好者對宋代官窯津津樂道,撰文著書者眾多,但歷史上能夠親眼目睹並真正鑑賞宋代官窯真面目的人少之又少。
有關宋代官窯的論述變地撲朔迷離,則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這樣,便給人們留下了發揮自由想像的空間。
對宋官窯的研究也就成了中國古陶瓷學述研究中最為熱門的課題之一。
總而言之,用已故著名歷史學家鄧廣銘教授的話來說,“宋代是我國封建社會發展的最高階段,其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所達到的高度,在中國整個封建社會歷史時期之內,可以說是空前絕後的。”
這一結論頗具見地,也是符合歷史實際的。
這就是宋朝,這樣一個如夢如幻的朝代,它的成就、它對人類文明的重大貢獻,本來足以讓今天的中國人倍感自豪。
然而,自元以後,無論是漢人,還是其它民族,都對這個朝代抱有固有的輕蔑。
人們比較樂於回憶強漢時代、盛唐時代,甚至鼓吹大明時代、大清時代。
這個朝代只有離開它的疆域、它子民的後代,在它的政治影響沒有覆蓋的地方,才獲得應有的尊重。
在歐洲、在美洲、在日本,人們對宋代的評價要比它自己身後的國度要高得多。
甚至,在國外,人們對中國古代的認識,就是緣於宋代取得的成就(四大發明中的三個,海上絲綢之路上的精美磁器)。
要知道在鴉片戰爭之前,當中國人還不瞭解世界,固執地認為自己是中央帝國,是世界中心的時候,我們可以把宋的滅亡歸咎於宋代統治者的腐敗無能。
可當我們的國門被槍炮開啟之後,當我們知道在宋朝滅亡之前,歐亞大陸上的其它幾個主要的文明國家也被蒙古大軍所滅,南宋是蒙古人攻佔的最後一個堡壘。
在蒙古鐵蹄踐踏歐洲大陸、印度次大陸,中亞地區的四十年後,蒙古人不得不在採用政治加軍事的方法(蒙古人在對付其它民族和國家只有一種形式無條件投降或屠城),利用已經投降的漢人來治理漢人,透過分化來瓦解南宋軍民的抵抗。
南宋的滅亡,才是蒙古征服者征服道路的終點,但也是其衰落的起點。
站在世界史、世界文明史的角度上,蒙古人的征服沒有多少積極起義,它只是人類文明史上最大的災難之一,西方歷史學家一直把蒙古的征服和希特勒的德國等同。
除蒙古人之外,沒有多少外國人對成吉思汗歌功頌德,甚至抱有好感。
然而,曾經是蒙古人奴隸的中國人的後代中還有不少人對其感激不盡,對其稱讚不已,實在令人費解。
如果把蒙古人當作自己民族的一分子,蒙元取代宋朝,只是領導角色換了,不值得大驚小怪;如果把蒙古人當成異族,我們又何必在美化與稱讚蒙古及蒙古人呢,有些歷史學者成天都在尋找蒙古人統治中國時對中國和世界都有哪些貢獻。
似乎他們的祖先成為蒙古人的奴隸是一件光榮的事。
宋以後的朝代,總是把蒙古人的統治歸罪於宋朝。
因此,他們一直對宋朝的文化、政治制度、思想道德進行批判,並把宋朝的滅亡歸因於宋朝的理學和宋朝的儒生及文人政治。
我不排除宋的滅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它政治制度腐敗和末代皇帝的無能,但宋亡於它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思想,我則不贊同。
中國文化自宋以後逐步保守、封閉、僵化,主要原因就是宋後各代統治者摒棄了宋代文化中自由、開放、包容的優勢,最終造成中國傳統文化的衰落,當西方工業革命開始時,中華文明不僅沒有取得進步,反而在宋的成就前全面退步了。
最終,中華文明在和西方文明的生死大比拼中,全面的落伍了。
可以這樣講,明清朝代所摒棄宋代文明的一些個性,實際上正是我們要趕上西方文明的主要方法。
我們拋棄的是宋文化的精華,這兩個朝代堅持的是中華文明的糟粕。
可是直到今天,我們很多歷史學家、政治家仍然在堅持十分荒謬的成見,既不從唯物史觀出發,實事求是地分析宋代及宋代衰落和滅亡的真正原因,而是為了某種政治成見而研究,為了解釋而解釋,為了證明而證明,可以說這是很不科學的。
……
……
……
喜歡買宋請大家收藏:()買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