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
舊落狐狸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
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這是一首描寫清明節掃墓的詩,把清明節的情況、氣氛,寫得生動逼真,歷歷在目。
作者主張人生一世,應及時行樂,有酒就應痛飲,死後一滴酒也不能帶走。
和劉克莊,南宋時著名的江湖派詩人,福建莆田人。
一生因受當權派的排斥打擊,一直不得志。
他的詩詞風格豪放,雄健有力,能夠反映當時的現實生活。他寫的七律詩《冬景》
晴窗在覺愛朝曦~竹外秋聲漸作威。
命僕安排新暖閣~呼童熨貼舊寒衣。
葉浮嫩綠酒初熟~橙切香黃蟹正肥。
蓉菊滿園皆可羨~賞心從此莫相違。
這首詩描寫秋末冬初的景色。在作者筆下,初冬的景色是那樣的清新、俊逸、爽朗。
早晨醒來,璀燦的曦光照滿窗前,竹林外秋聲蕭瑟。
我叫僕人收拾好暖室,叫書童熨貼好冬衣。
新釀出來的酒,色澤像竹葉一樣嫩綠。
螃蟹像剖開的橙子一樣頂蓋肥。
滿園的芙蓉和菊花都在盛開,令人羨慕。
應該趁此良機,盡情地享受這大好時光。
同樣有名的周邦彥,字美成,北宋浙江錢塘人。
《宋史》稱他“好音樂。能自度曲,制樂府長短句,詞韻清蔚,傳於世”。
周邦彥詞多寫兒女之情,故後人往往把他與柳永並論,有人用“周情柳思”四字來代豔情。周邦彥寫的一首詞《紅窗迥》
幾日來真個醉
不知窗外亂紅已深半指~
花影被風搖碎。
擁春酲乍起。
有個人人生得濟楚~
來向耳畔問道“今朝醒來,”
情性兒慢騰騰地~
惱得人又醉。
“酲”字,整夜地喝酒謂之酲。“濟楚”形容女子身材苗條。
這首詞寫得明白如話。這幾日真的喝醉了。
為什麼喝醉了,因為有心思,整夜地喝酒,能不醉嗎,為什麼整夜地喝酒,因為那女子長得好苗條,“窈窕淑女,君子好求”。
她在我身邊問了一聲“今朝醒來,”情性慢騰騰地,惹得人又醉。此非酒之醉,乃情之醉。
還有張先,字子野,浙江吳興人,宋仁宗天聖八年進士,官至都官郎中。
同樣擅長寫詞,同樣與柳永齊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