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於所愛,
物無美惡~
過則為災。
與汝成言
“勿留亟退~
吾力猶能肆汝杯”。
杯再拜~
道“麾之即去~
招之即來”。
這首詞寫於辛棄疾,在鉛山瓢泉閒居時。
作者把酒杯擬人化,以作者我與酒杯之間的對話,說明酗酒對健康不利,因而下決心要戒酒。
可令人可笑的是,戒酒的決心又不大。
開始,詞主人怒氣衝衝的吆喝杯,你不要來前。老子今朝檢查身體,發覺常年口渴,咽喉幹得像燒焦了的鍋,老是嗜睡,睡中鼻息如雷,都是因為飲酒造成的。
酒杯答辯說“酒徒劉伶,可謂古今達者,有酒即醉,醉後不妨死便埋。詞主人說誠然如此,我們是多年的知己,你這種說法太絕情了。
要知道古人設宴飲酒,大都有歌舞助興。
所以說酒以歌舞為媒,害人尤甚,直似鳩毒。
況且人間怨恨不論大小,往往由貪愛所生;物無美惡,超過限度就走向反面。
酒本身不存在好與壞的問題,喝多了就成了有害的壞東西。如此說來,喝酒有害不能光怨酒,也得檢討自己沒有節制。
詞人與酒杯約定“勿留急去,否則我有能力把你砸個粉碎”。杯再三致禮說“你揮我即去,招我即來。”
這是雙方達成的妥協協議。會心之語,令人忍俊不止。
包括辛棄疾寫完這首戒酒詞,也就三分鐘熱度,後來照樣見酒照喝。
仲秋節是詩人飲酒抒情的的夜晚。
辛棄疾曾寫過兩首仲秋寄情詞,一首詞《一剪梅》。題記是“中秋元月”。
憶對中秋丹桂叢。
花在杯中~
月在杯中。
今宵樓上一尊同。
雲溼紗窗~
雨溼紗窗。
渾欲乘風問化工。
路也難通~
信也難通。
滿堂唯有燭花紅。
杯且從容~
歌且從容。
丹桂是桂花的一種。
花開白色的為銀桂,黃色花為金桂,紅色花為丹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