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回去了?”
聞言,包拯是不有一愣,不解道。
“此話怎解?”
就聽張龍趙虎兩人是解釋道。
“是這樣的,大人你也知道,因為王華兄弟昨晚帶著那幫武舉生在詞會上了那幫文舉生,所以他成了汴梁城內所有武舉生心目中的英雄,之前聽得他出事後,所有武舉生都是義憤填膺,覺得他肯定是被陷害的,是紛紛嚷嚷著不管用什麼辦法也要把他給救出來,為此哪怕觸犯王法也在所不惜。”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對,也幸虧王華兄弟深明大義,及時的勸阻住了他們,他說身正不怕影子斜,他沒犯法,這事不是他乾的,就一定不是,他甘願上堂受審,堂堂正正的還自己一個清白。”
“嗯,也就這樣,在他的極力勸阻下,那群武舉生才心不甘情不願的回去了,不然,指不定這群武藝高強的武舉生會鬧出什麼亂子來呢。”
“是嗎,還有這事?”
聽得張龍趙虎兩人這樣說,包拯也是驚訝不已,沒想到王華還有這番氣度,難不成這事真不是他乾的?
張龍和趙虎兩人也是急忙道。
“可不是嘛,所以大人,我們才說王華兄弟是被冤枉的,因為以他的人品性情,真的不可能會幹出如此糊塗的事情來啊。”
雖然心裡也有些相信王華是被冤枉的,不可能幹出這種事情來,不過畢竟以自己的身份不好多說什麼,所以包拯只得是點頭道。
“好了我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到底如何,待案件水落石出之後,自由公斷,你們現在說這些也沒用。”
正說著呢,忽然,就見府衙外吵鬧喧囂聲是越來越大,緊接著,又響起了激烈的擂鼓聲,但急促響了幾聲之後,又偃旗息鼓了,包拯是越發詫異道。
“咦,怎麼了這事,這幫文舉生就這麼急嗎?”
正想著呢,在外面負責維持秩序的王朝馬漢兩人是氣喘吁吁都跑了進來,對著包拯急切道。
“不好了大人,越來越多的文舉生是趕來了,還有無數多的圍觀百姓,此刻都圍在府衙外,朝著要告官,要你馬上升堂聞案,治那王華的罪。”
“沒錯,他們把鼓又敲破一個了,連著這個今天已經敲破五個鼓了,咱們衙門口現在已經沒有多餘的鼓可以換了啊。”
“是啊大人,連著敲破五個鼓,是驚動了汴梁城幾乎滿城的百姓,他們都以為出現了什麼天下奇冤,而且是史無前例的奇冤,不然不可能連著敲破這麼多鼓,所以都跑過來看熱鬧來了,人真的是太多了,人山人海的,都快把咱們大門給擠破了,你快說說,咱們到底該怎麼辦吧,是不是立即審案啊?”
“什麼,又敲破一個?”
聽得王朝馬漢兩人也氣喘吁吁的這麼說,包拯是再次心中一驚,咬牙道。
“嘶,看來這下真的是輿情淘汰了啊,該怎麼辦呢,公孫先生,你說這案咱們到底是審還是不審啊?”
聞言,公孫策的面色也微微的變了變,想了想後,公孫策是壓低聲音在他耳旁道。
“大人,此案關係太大,涉及文武之爭,已經不是你我能做主了的,因為到時你不管怎麼處置,都會落人口實,得罪其中一方。”
包拯也是暗自點頭道。
“說的是啊公孫先生,所以以你的意思是?”
公孫策是咬了咬牙,看了包拯一眼,然後用手指了指天,繼續低聲道。
“所以大人,目前唯一的辦法就是將此案徹底捅到天上去,讓天家來處理,因為這個問題也只能由他來處理。”
聽得公孫策如此說,包拯也是不由暗自點頭道。
“沒錯公孫先生,我也正是這個意思,那我們就這麼辦。”
“好,大人,你想辦法行事吧,我配合你。”
“嗯……”
說著,在王朝馬漢、張龍趙虎等人疑惑的目光中,正和公孫策嘀嘀咕咕的包拯,突然是‘哎喲’一聲,猛地伸手捂著腦袋,痛苦的哀嚎了一聲。
一旁的的公孫策見狀,是立馬配合的一臉焦急的問道。
“哎呀大人,你怎麼了大人,你該不會是老毛病又犯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