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也有一心偏向這幫文舉生的人,是立馬跳出來反駁道。
“呸,你放屁,什麼《破陣子》比《從軍行》好?簡直胡說八道,我就覺得文舉生老爺寫的《從軍行》更好一些,遠不是那王華可比的。”
“就是,不止是《從軍行》好一些,我覺得連文舉生老爺們寫的《明妃曲》都要好上一些,那王華不過是跟風而已,判這場比試打平已經是很便宜他了,你們還有什麼好說的啊,別給臉不要臉了。”
“沒錯,我們才要抗議呢,明明是文舉生老爺們寫的跟好一些,憑什麼判他們打平啊,這不公平,我們要抗議,抗議。”
“靠,這種話你們也說的出來,要不要臉啊,你們是瞎了還是耳朵聾了?”
“就是,文舉生是你們爹啊,這麼向著他?有病吧?”
“你管得著嗎?我們樂意,就支援文舉生老爺怎麼樣,你咬我啊咬我啊!”
“你……”
一時間,場面是十分激烈,雙方粉絲吵做一團,雖然李小魚在這場詞會比試上吸粉無數,但是,還是難以比得過有著深厚群眾繼承的文舉生。
更何況,還有許多已經被重文輕武徹底洗腦的腦殘粉,不管怎麼說,都始終認為文舉生寫的更好,是最棒的,任何人都比不過。
嗯,中毒太深,已經沒救了。
而看著吵成一團的圍觀百姓,隱隱有引發騷亂的趨勢,趙禎也很無奈,覺得這場比試怕是不能再比下去了啊。
因為再比下去無外乎三個結果,李小魚勝,文舉生勝,或者雙方再次打平。
可是,看著場中依舊自信滿滿,神采飛揚,越戰越勇的李小魚,以及那一眾垂頭喪氣,灰頭土臉,明顯已經沒了什麼鬥志的文舉生,趙禎知道,繼續比下去的話,這群文舉生的獲勝的機率已經很渺茫了。
而不管是李小魚勝還是雙方再次打平,都會讓得許多人崩潰的,特別是那些已經徹底被重文輕武所洗腦,覺得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百姓。
鬼知道他們見得一個武舉生竟然勝過自己的信仰後,會做出什麼瘋狂的舉動來,別真的引發暴亂,把李小魚這個橫空出世的武舉生當做異端給打死吧?
更何況,這也是一眾朝廷諸公難以接受的,他們不容許有人爬到文舉生的頭上來,特別是武舉生。
因為現在容許武舉生爬到文舉生頭上來,也就意味著未來也將會容許武將爬到文官頭上來,這是絕對不行的。
所以肯定會想方設法,將這股苗頭給掐死在搖籃之中,以免釀成大患。
這都是趙禎不願意看到的,因此思來想去,他覺得現在最好的做法想,好像就是叫停這場比試,宣佈改期了。
因為這樣一來,雖然李小魚他們武舉生小勝一局,但又沒有徹底的勝利,因為最後一局還沒比呢,文舉生們還有翻盤的希望。
而只要有希望,大家就不會亂,文官們也可以容忍,文舉生們也不會自暴自棄,反而會更加努力,來證明自己,這不管是對他,還是對大宋朝堂都是最好的選擇。
至於最後一場比試到底什麼時候比,呵,鬼知道呢,拖唄,拖到什麼時候大家覺得武舉生勝過文舉生不是一件那麼難以接受的事情了,拖到大家覺得武舉生確實可以與文舉生平起平坐了,拖到大家心裡開始徹底接受武舉生了,再比也不遲。
這樣想著,心潮澎湃之下,趙禎是忍不住看了看場中意氣風發的李小魚一眼,覺得這件事想要實現,雖然很困難,但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就像今天這場詞會比試一樣,在開始之前,誰能想到一開始就是武舉生壓過文舉生一頭呢,是吧?
唯一的關鍵,就是需要一名強力的領頭人,帶領著武舉生們自強奮進,改變大家對於他們的看法,而這小子,真的是那樣的人,又真的能承擔得起這幅重擔嗎?
笑了笑,又看了看此時的天色,發現已經很晚了,趙禎是笑著道。
“呵呵,呂相,今天天色好像已經很晚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