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裡,無言誰會憑闌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
一曲歌罷,餘味無窮,所有人都是愣了,沒人叫好,場面一度顯得十分寂靜。
這倒不是李小魚寫的不好,而是寫的太好了,配合著李師師那空谷幽蘭般的絕美嗓音,讓得每個人都是沉醉在了這首詞的美妙意境之中,難以自拔。
微微的閉上眼眸,彷彿每個人的眼前都浮現出了一副朦朧畫面,自己化身為了詞中所描繪的大才子,獨自登上高樓,佇欄長倚,細細的春風迎面吹來,望不盡的春日離愁,黯黯然瀰漫天際。
碧綠的草色,迷濛的煙光掩映在落日餘暉裡,誰能理解我默默憑倚欄杆的心意?
本想盡情放縱喝個一醉方休,與他人對酒高歌,才感到勉強求樂反而毫無興味。
想起了心愛的女子,我漸漸消瘦衣頻寬鬆也不後悔,為了她我情願消得一身憔悴。
真的是太好了,特別是最後的結句‘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更是猶如點睛之筆,讓得這首詞的韻味直接無限拔高。
因為每個人的心目中,幾乎都有一個讓他日思夜想的女子,為了她願意做任何的事情,即使衣帶漸寬,日夜憔悴也終不後悔,深刻的描繪出了所有少男少女醉入愛河時的心境。
這樣一對比,自然李小魚這首詞的意境更上一層樓,因為林白秋的雖然也有點睛之筆,但那卻只代表了他自己,代表他自己對柳依依的心意。
可李小魚的這首,卻能代表幾乎所有墜入愛河的少男少女,讓得每個人都感同身受,深度和廣度自然不可同日而語。
這也是柳永這首詞為什麼能流傳千古的願意所在,大家可能並沒有聽過這首詞的全文,但是,最後的結句‘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肯定是有所耳聞的,不說其他,單是這一結句,李小魚就已經勝了。
因為一首詞的好壞也是貴精不貴多,並不是整首詞寫的好就是好,而是裡面有一兩句點睛之筆,能讓所有人記憶深刻,感同身受,便是絕好之詞了,足以流芳千古。
比如什麼‘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一樣,單此一句,便足以名垂史冊,所有人銘記在心,至於全文,恐怕並沒有多少人記得吧。
當然,本來這首詞李小魚也想抄的,而且比柳永的這首詞還要好上一些,可是時機不對,因為這首詞主要描繪的是上元佳節時的情形,他要在此時抄出來的話,就很不應景了,非得露出破綻,被所有人質疑不可。
但就算如此,柳永的這首蝶戀花也足夠了,相信只要大家有眼光,不是故意偏袒的話,很容易便區分出誰勝誰負的。
也果然,聽完李小魚的這首詞後,包括一眾文舉生在內的所有人都是愣了,他們很難相信,這是一個他們眼中充滿鄙夷的武舉生寫的詞,這不可能啊,沒天理啊,這麼好的詞,明明應該是他們文舉生寫出來的啊,為什麼,為什麼是他一個武舉生?為什麼?
所有人難以置信之下,都是大張著嘴,愣愣出神,充滿了無限的難以置信,久久的說不出話來。
而李小魚後方,魯達賈斯文等一眾武舉生,看得突然沉默寂靜一片的人群,也是傻眼了,呆呆的道。
“我去,這是什麼情況?為什麼大家都不說話了?”
“是啊?難不成寫的不好嗎?可是沒道理啊,我覺得明明很好聽的,不比之前那姓林的傢伙寫的差啊。”
“我也這麼覺得的,不過我文化水平低,只覺得這兩首詞都得很好聽,但誰更好就分不出來了,有懂這個的兄弟嗎?快出來給我們解釋解釋啊,到底誰寫的更好啊,都快急死我了。”
“我覺得應該是小郎君寫的更好吧,特別是最後那一句,讓我想起了夢中朝思暮想的姑娘,真的是太好了。”
“沒錯,我也一樣,想起了在家鄉等我回去的小翠姑娘,我決定了,此次武舉一結束,我就回去娶她去,他奶奶的,武舉生又怎麼樣,她爹要是不同意我就帶她私奔去,反正我是打算跟著小郎君混了,相信有他在,一定能帶領咱們武舉生混出一個光明的前程來的,像當年的薛王爺一樣,光宗耀祖,封王拜將,讓他爹見識見識,什麼叫做狗眼看人低。”
“沒錯,小郎君必勝!”
“必勝!”
“……”
聽得一眾武舉生在背後這樣議論紛紛,都是打定主意,要跟自己混了,李小魚也是笑了笑,沒有多說話,但還是情不自禁的的緊握起了拳頭。
是打定主意,絕不會讓他們失望的,只要有他在,這場詞會就算是拼盡全力,也一定要取勝,替所有的武舉生爭光,讓他們可以出一口氣,揚眉吐氣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