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啊兄弟們,給我揍死這幫狗孃養的文舉生!”
“就是,敢這麼羞辱我們武舉生,老子豁出這重舉人的官身不要了,抄傢伙給我上,今天誰慫誰特麼是王八蛋!”
“對,打他打他,打他媽的……”
說著,在李小魚的帶領下,客店內的武舉生都是爆發了,群情激奮,平時被文舉生奚落,備受排擠的怒火全都湧了出來,嗷嗷叫的就衝了上去,對著那幫文舉生就開始拳打腳踢。
畢竟跟一群就靠嘴皮子吃飯的文舉生相比,沒念過多少書的武舉生們肯定是不佔優勢,相反,打架鬥毆,能動手儘量別瞎吵吵才是他們的優勢,當然要儘量把自己的優勢發揮出來,不能揚短避長啦。
所以頃刻間,就見客店內是‘乒乒乓乓’打作一團,杯盤與碗筷齊飛,鼻青共臉腫一色。
而見得武舉生們如狼似虎的就衝了過來,直接開打,根本不講道理,或者說開始了最原始的誰拳頭大就是硬道理,這群本來還洋洋得意的文舉生也是徹底慌了,急赤白臉道。
“誒別打別打,君子動口不動手……”
“哎喲我去,你還真打?彼其娘兮彼其娘兮,你們這是有辱斯文有辱斯文……”
“造反啦造反啦,你們武舉生瘋了嗎,敢對我們文舉生動手,不想想什麼後果……”
“哎喲喲,別打臉行嗎,打人不打臉,打臉就過分了……”
“他奶奶的,橫豎都是捱打,文舉生的兄弟們,咱們也跟這幫武蠻子拼了……”
“媽的,拼了,誰怕誰啊,給我上……”
於是乎,在文舉生的拼死反抗下,兩幫人馬是更加激烈的打作一團,打得整個客店都是一片狼藉,哀嚎遍野。
武舉生們雖然身體強壯,拳腳了得,但也不可能真的下死手,因為這要真鬧出人命來,誰都討不了好。
所以都手下留了幾分情,沒往要害上招呼,只想胖揍這群自命清高、自認為高人一等文舉生一頓出出氣。
而文舉生也不甘示弱,雖然體力武藝這些都不如武舉生,但是畢竟人多勢眾,再加上潛力爆發,吐口水扯頭髮揪耳朵撩陰腿鷹爪功等各種下作手段無所不用其極,頗像街頭巷尾的潑婦打架,倒也勉強和武舉生們打了個旗鼓相當。
因此整個場面不是一般的混亂,叫罵聲、拳腳聲、哀嚎聲、呻吟聲各種聲音混雜在一起,聲聲刺耳,令人頭皮發麻,很難想象這是一幫有舉人官身的舉子在這大打出手,如流氓一樣,不顧絲毫顏面的打在一起。
李小魚更是直接對著那名身穿藍色長衫的公子哥招呼而去,專往臉上打,三下五除二就將對方打了個豬頭。
包括了元小和尚也學壞了,身為出家人,以和為貴,本來是在人群中勸架的,叫大家別打別打,冷靜冷靜。
可勸著勸著,見李小魚動手打得熱鬧,好像很刺激的樣子,心中激動之下,也是有樣學樣,趁著別人不注意,開始偷偷摸摸朝那些文舉生抽冷子踹上幾腳。
到最後更是覺得不過癮,直接從門背後撿了一塊搬磚來,口誦佛號,阿彌陀佛,以一種你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博愛胸懷,沒少朝那些被打倒在地的文舉生腦門上招呼,放倒了一個又一個,博得了在場所有武舉生的一致好感,認為這是一個有出息有前途的和尚。
只有客店的掌櫃和夥計是快要急瘋了,因為他們知道,出事了,出大事了啊。
不管是文舉生還是武舉生,都不是他一個小小客店掌櫃得罪的起的,更何況,兩幫人動起手來,都快要把他的店給拆了,讓得他欲哭無淚之下,都沒地方說理去,只得是在一旁乾著急,哭著喊著求李小魚他們別打了,行行好吧快住手,並讓小夥計趕忙去報官,場面根本控制不住,必須得巡檢司的人馬來彈壓才行。
……
而這裡文武舉互毆的訊息,也很快的就傳了出去,以一種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的恐怖速度飛速傳播。
畢竟北宋沒有宵禁,此刻才九點來鍾,大街上燈火通明,夜市人聲鼎沸,正是好多人悠閒夜生活剛開始的時間。
一處羊肉攤前,幾名趕考的武舉人正在擼串,忽聽得這個訊息後,是大驚,不可思議道。
“什麼?咱們武舉生兄弟跟那幫文舉生幹起來了?”
“沒錯,聽說都幹翻好幾個了,打得異常激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