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審理的過程中,幾個回合後就露出了馬腳,最後供出他本是一家藥鋪的雜役,因其面相不凡,氣質秀美,又有很好的心理素質,舉止若定,有個叫高繼安的人便為之策劃,讓他自稱是趙禎流落在外的兒子,企圖利用趙禎望子若渴的心理,矇混過關。
至於那證物肚兜什麼的,倒並不是作假,而是這冷青的母親王氏竟然真的是宮裡放出的宮女,也確實被趙禎賜予過龍鳳抱肚。
不過她出宮後嫁人,先生過了一個女兒,而後才生下的冷清,因此完全可以排除這傢伙與趙禎沒有半點任何血緣關係,純屬矇事。
而查清楚真相之後,包拯將這事如實稟告給了趙禎,請求將冷清和高繼安這兩個騙子給斬首示眾。
不過宋仁宗不愧是宋仁宗,真的是個仁君,仁義到了極點,即使對於有人冒充自己的兒子,都並沒有怎麼計較,覺得這罪責沒這麼重,處罰的太重了,打幾板子放了便是。
之所以如此,可能他覺得普天之下都是他的子民吧,某一方面這冷清也沒說錯。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但是咱們這位包青天卻不依,不光臉黑心也夠黑的,趙禎不計較他卻死盯著不放,繼續三番五次的上書,點名若不重判,殺雞儆猴,詐騙之事還會捲土重來,另生事端。
趙禎無奈,迫於這敢噴自己滿臉口水的傢伙的壓力,覺得惹不起惹不起,便只得同意將這兩個罪犯給斬首示眾。
包括南宋王明清的《揮麈餘話》也記載了這件事,不過根據他的記載,當時的名僧全大也參與了此案。
上面說全大在廬山圓通寺修行的時候,某日見一個進山採藥的男子,肌骨不凡,自稱是趙禎的兒子。
全大覺得這是一個可資利用的機會,遂資助了冷青一大筆錢,讓他到京城去認親,企望日後能獲得豐厚的回報。
沒承想,冷青被審出是假冒的騙子後,把策劃人高繼安、資助人全大都供了出來,冷青和高繼安俱被處死,全大也被髮配到郴州郡內做一個挑土築城的苦役,於盛夏中暑而死。
可是這件事卻並沒有就此結束,雖然包拯查清了事情的真相,說冷青這傢伙是假冒的,是個騙子,可民間的百姓當時卻都認為冷青確為帝子。
所以說,吃瓜群眾才是最可怕的,惹不起惹不起,他們群策群力,紛紛開動腦筋,在街頭巷尾,茶餘飯後,本著吃瓜不犯法的精神,自動把這個故事編的更加有鼻子有眼。
說什麼冷青的母親的確是趙禎的寵妃、後來被追授為溫成皇后的張貴妃私下授命宰相陳執中,讓他處死冷青,以免自己日後生下皇子時,無法繼承帝位。
百姓們甚至還根據冷青被處死這天霧霾沉沉的天象,大做文章,認為這是大冤案的體現,一時間謠言滿天飛。
甚至那資助人全大道被刺字發配到郴州郡內挑土築城做苦役,中暑後突然瘋瘋癲癲的跑到街上,口中作歌道:
“今朝六月六,老全受罪足。若不登天堂,定是入地獄。”
這樣又唱又跳的瘋魔完之後,竟然跌坐而亡,明明是中暑死的,可當地好多人竟然很迷信的認為他真的羽化成仙了,所以還專門為他修建了一座塔來紀念。
可實際上,據作者菌查到的資料來看,當時陳執中已經出任地方官,宰相是由文彥博和富弼擔任,所以這些傳說完全是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吃瓜群眾們根據自己的想象而橫生出來,完全沒影的事兒。
這些故事對我們來說沒什麼影響,只當看個樂呵,可是對當時的趙禎來說,卻無異於火上澆油,讓一直渴盼有子的他更覺心頭悲苦。
包括他晚年多病,作為宰相,有責任有權力要求皇帝確立後嗣,以安社稷。
而在諸多宰相副宰相之中,態度最強硬的當屬首相韓琦了,這個韓琦每天都來纏著趙禎,趙禎不得已,只能點頭答應將趙宗實認作養子,韓琦還是緊跟不放,要求他即刻下旨。
趙禎能怎麼辦?只得倍感心酸的下旨照辦。
乃至於車駕回到後宮之中,趙禎難過到哭泣,連續幾頓飯都沒吃。
身邊的人很擔心,問官家為什麼會這樣,趙禎說。
“你們不知道我今天已經有了交代。”
可見他當時的心情有多苦澀,多複雜。
因為古代的封建王朝,家天下,皇帝確立太子,從理性上講確實是必須的,不然要是皇帝突然暴斃而亡,沒有指定繼承人,國家立馬非陷入打亂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