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邇英閣。
今天,趙禎心情不錯,帶著群臣來在這裡學習,讀了《正說·養民篇》,見歷代戶口登耗之數,好奇之下,是朝左右侍臣問道。
“今天下民籍幾何?”
聽得趙禎問起,翰林侍讀學士梅詢急忙走過來說道。
“官家,先帝作《正說》,蓋述前代帝王恭儉有節,則戶口充羨;賦斂無度,則版圖衰減。五季生齒凋耗,太祖受命,太宗、真宗繼聖承祧,休養百姓,今天下戶口之數,蓋倍於前矣。”
“是嗎?”
趙禎聞言,聽得現如今天下戶口倍於前矣,是不由心情更加暢快了,連連點頭道。
“好好好啊,看來朕這個皇帝做的還不錯嘛,哈哈,你們認為呢?”
左右群臣皆笑了笑,點頭道。
“官家聖明。”
聽得大家的誇獎,即使虛懷若谷的趙禎,也是不由有點飄飄然,想了想,看了看左右穿梭的宮女,趙禎是說道。
“那好,朕在此基礎上再添一筆吧,再放二百七十名宮人出宮,曹內侍,這事你來安排,一定要把她們安排妥當,多給一些賞賜,別讓她們受委屈,畢竟也是我大宋子民啊,還服侍過朕這麼長時間,要是虧待了他們,朕可絕不饒你。”
聽得趙禎這樣說,不僅群臣一驚,就是左右內侍也是心中驚訝道。
“官家,你大可不必如此啊,現在宮內的宮人已經很少了,比之歷朝歷代更是遠遠不如,如果再放宮人出宮的話,恐怕宮內的人手就要不夠用了。”
趙禎卻是搖頭道。
“話不是這樣說的,朕已經決定了,就這樣辦吧,畢竟好多都是大好年華的女子,朕怎麼能為了一己之私,讓她們白白荒廢在這深宮之中呢,你們就不要多說了,快去照辦吧。”
內侍們無奈,只得是相互苦笑一視,點頭答應。
群臣們也是再度稱讚道。
“陛下仁德,四海之福也。”
趙禎笑了笑,是對著宰臣張士遜等人敲打道。
“好了,別拍馬屁了,什麼福不福的,朕只知道,不獨矜其幽閉,亦省掖禁浮費,而且最近有人邀駕,獻給了朕一對雙胞胎,朕卻不受,就是這個道理,你們懂嗎?”
張士遜等人能說什麼,只能惶恐道。
“誠盛德事也。”
搖頭一笑,趙禎又問道。
“行了行了,別說這些有的沒的了,還有什麼事嗎?沒事的話你們就先下去吧,朕再看會書。”
聞言,右司諫韓琦想了想,有些躊躇道。
“官家,臣有一事,不知當講不當講。”
趙禎是指著他笑罵道。
“韓卿家,你可真是越來越滑頭了啊,在朕面前,還有必要來這一套嗎?有什麼事儘管講來,朕絕不怪你,你要不講,朕才要治你的罪哩。”
聽得趙禎這樣說,韓琦感動之下,是慌忙上前一步道。
“那好,官家,臣也就直說了,這自祖宗以來,躬決萬條,凡於賞罰任使,必與兩制大臣外朝公議,或有內中批旨,皆出宸衷。”
“可自太后垂簾之日,始有假託皇親,因緣女謁,或於內中下表,或但口為奏求,是致僥倖日滋,賞罰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