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人意料的是,楊彩君也在這裡。
太后好像很喜歡楊彩君的樣子,給她賜的座兒都在自己左手邊
。她們兩個本來正在敘話,楊彩君挖空心思說了些軼事趣聞,引得太后樂呵呵的,嘴一直都沒有合攏過。聽見宮女通傳許泠許沁兩姐妹到了,太后更開心了,連忙讓人宣她們進來。
楊彩君抿了唇,片刻之後又綻放了一個更明媚的笑容,跟太后說道:“她們兩個都是我的表妹呢。”
太后拍拍她的手:“哀家知道了,不是說探花郎求到了皇上面前說要娶泠兒嗎,哀家都知道,你弟弟眼光不錯。”
楊彩君笑的突然有些僵硬了,帶著些哀怨道:“不過泠兒表妹好像眼光有點高,說是看不上我弟弟,只怕心裡有更好的人了。”
許泠一進來就聽到了這話,看向楊彩君,她正笑的張揚。
先忍不住的是許沁,她從前與這個表姐關係不錯,平時也挺尊敬她的,但自從四年前花朝節之後,她對這個表姐多少存了些芥蒂與懷疑,自然不能容忍自家親妹妹被汙衊。
一個親妹妹,一個表姐,熟輕熟重不必說就分得清。
但這是在太后的寢宮,話不能亂說。
太后也聽到楊彩君的話了,眉心一皺,她不喜歡心氣小的姑娘家。許泠是她看好的小姑娘,小姑娘來她這裡也有好幾次了,太后自詡看人不會看錯,又是個護短的,所以一聽楊彩君的話,第一反應不是厭惡了許泠,而是對楊彩君的好感淡了些。
楊彩君見太后臉色不太好,也閉了嘴,但依然笑的甜美,彷彿方才的話只是無心之舉。
太后的臉色稍微好了些,她讓跪著行禮的兩個小姑娘起來,又賜了座,細細的打量許沁。
片刻之後,她才讚道:“是個不錯的。”又賞了些東西下來,許泠許沁連忙謝過。
沒想到倒是太后又把方才的話提出來了:“那咱們泠兒心裡是不是已經有人了呢?說出來哀家為你做主。”
許泠抬頭去看太后,見她表情很和藹,就像一個真正的長輩一樣,許泠突然就鼻子一酸,差點沒哭出來:“先謝過太后娘娘,臣女如今還小,並沒有心儀之人。況且婚姻之事要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臣女只消聽父母安排就好。”
她這樣乖巧,讓太后點著她的鼻子笑了:“好,你還小。”
楊彩君笑的更加僵硬了,好在剋制住了,眼見太后特別喜歡許家姐妹,給她們賜的座兒比她還靠前,她攥緊了手中的帕子。
太后拉著許沁的手,問了好幾句話,發現許沁有些才氣之後,還賜下了一套文房四寶。有了許沁的,自然也少不了許泠的,連帶著楊彩君也有一份。
幾人正說著話,就聽到掐著嗓子的公公傳唱:“皇上到!”
太后一愣,隨即對她們三個笑道:“這會兒皇上來只怕是蹭飯來了。”
按理說女大男防,但不知道為什麼,太后攔著許泠她們三個沒讓走,說是平時太孤獨了,好不容易有幾個小輩都在身前,就不要拘束太多。
恰巧被盛攬琛聽到了太后前面那句話,還沒看見人呢,就聽見他的聲音:“母后莫不是不歡迎兒臣?兒臣特地來陪母后用午膳,母后卻不喜歡,著實讓兒臣傷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