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闕已經重建了關隘,站在高處放眼看去,除了那靜默神秘,巍峨起伏,橫亙千古的陰山外,還有向著河西草原延伸出去的烽火臺。
公孫敖搓著手,感嘆道:“這邊可不把俘虜當作人用,我聽這邊帶兵留下的千夫長說,他們抓到的俘虜累死了幾百。”
他指著遠處肉眼可見的土壘,從他們站著的這個角度看過去,有點像是魚鱗,朝著遠處蔓延出去,被一排的瞭望土臺截斷。
李歡腦海中忽然浮現出“魚鱗陣”三個字。
“真打起來,最外邊土臺上的人肯定是第一批戰死的人。”
李歡眉頭緊促:“匈奴騎兵一旦衝進這些土壘裡邊,軍陣就會被分割,他們怎麼殺死最外邊瞭望土臺上的人,我們雖然隔得遠,但那邊的土臺,看起來也有三四丈許高吧?”
“那上邊能站二十來個人鎮守,匈奴騎兵只要圍著不停地往上邊射箭,盾都會被射碎了。”公孫敖啐了一口唾沫:“難怪韓嫣一直勸你,這他娘真不是人乾的活兒。”
李歡翻身上馬:“走,過去瞧瞧,說不定能有什麼改進的地方。”
公孫敖應了一聲,驅馬領著隊伍跟了上去,金骨朵左看右看,麵皮皺著,也不知他心中究竟在想什麼。
霍去病早就已經和蘇武帶隊,往外邊衝了出去,這是一個聽到打仗,渾身上下所有細胞都會瘋狂咆哮的人。
李歡騎著馬,和公孫敖認真檢閱每一個土壘,最大的能屯五十餘人,最小的只能屯五人。
除了土壘的高臺之外,還有木頭搭建起來的固定箭塔,雖然最高,能俯瞰整個戰場,但是也最容易成為匈奴人火攻的物件。
李歡伸手拍了拍略帶潮溼的木頭,眉頭緊鎖,似乎在思索著對策。
到了最外圍威懾性的土臺邊上,他這才發現自己可以騎著馬登上這種土臺。
太大了!
但如果在上下的樓梯位置立起來一排盾牆,配合長槍手,投石手防禦的話,匈奴人是如何都沒辦法正面擊破。
可是,這架不住匈奴人萬箭齊發。
李歡騎著馬上了高臺,耳邊全是呼呼吹過的風聲,他覺得自己得思量一個對策,不能讓手底下的人這樣拼光。
衛青和李息留給了自己兩千人,全部加在一起,也只是五千軍而已,配合不惜代價修建而成的軍事防禦體系,足可以擋住數倍於自己的敵軍強攻,但是自己的損失也一定會不小。
“有什麼辦法?”李歡回頭看著身後的土壘,上頭有不少的軍卒,紛紛將目光看向了自己。
李歡嘴角流露出一抹笑意,忽然想到了什麼,他提起手中的強弓,朝著前方的空地開弓就是一箭。
“呼——”
箭矢破空,插進泥土中,箭尾兀自抖動了幾下。
“老哥,你帶人在箭矢的射程之內,開挖一條土溝,不用太深,但一定要足夠寬,阻擋匈奴騎兵衝陣。
此外,再開挖陷馬坑,不用挖那種能完全把戰馬陷落進去的陷馬坑,要深挖那種能把馬腿落進去的小洞,不要挖太密集,否則工程量大,累人不說,匈奴人攻過來的時候,我們能不能完成戰略部署還是兩說。”
公孫敖毫不遲疑,立刻就照做,他很清楚自己的腦瓜兒肯定沒有李歡的好使。
李歡翻身下馬,坐在土臺上,又是一陣沉思,他轉頭叫來了一個千夫長:“你領著你的人,往陰山那邊上去,砍伐樹木,修建拒馬鹿角,如果發現荊棘刺,別浪費了,全拖過來,丟在公孫敖開挖的土溝裡,上頭澆上水,割青草,輕輕地掩蓋一層,這期間若有什麼拿不準的,只管來問我。”
“喏!”千夫長宛若受到了器重,立刻領著麾下的軍卒們去做事兒。
李歡隨後騎著馬下了土臺,他領著自家的八百親衛,開始製作投石車。
沒人知道匈奴人什麼時候會出現在眼前,兩百斥候軍已經放了出去,奢侈到了一人四馬的地步,只求他們能在匈奴軍前哨抵達的時候,能先一步趕回來報信。
李歡很清楚,對付戰馬衝陣,鐵絲網是最好的辦法,只是眼下軍中的條件,實在是沒辦法弄出這玩意兒來,那就只能想別的辦法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衛青給自己的材料很足,唯一不好的就是沒有猛火油,否則李歡精心製作出來的投石車,能夠把猛火油裝罐在投射皮兜兒上,砸向匈奴軍的陣地,給對面來一個烈火開花。
八百家將做事情很穩妥,一切按照李歡的吩咐進行;他製作出來的投石車,比漢軍中現在流行的投石車投射的距離更遠。
畢竟,透過精確公式計算的投石車,絕對不是軍中匠人們根據經驗製作出來的投石車能比得了的。
因為,公式本身就是一種最為直接準確的經驗總結。
可惜,製作進度太慢,到了第二日的時候,李歡只好把霍去病的五百人也抽調了過來做同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