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車,走在地上,夏子萱才感覺到一陣的踏實。
在出站口的補票視窗補了兩塊錢的車票,夏子萱出了車站,直接向最近的一家百貨商場走去。
在裡面買了幾罐的奶粉,給俆蔚買了兩套衣服,家裡的婆婆和小姑子也買了一套衣服和鞋子,又扯了幾匹布,夏子萱拖著皮箱走向附近的車站。
坐上了大巴車,經過兩個小時的顛簸,夏子萱七暈八素的下了車,向村子裡走去。
原主被分派的村子叫做稻香村,村頭有座山,山上蜿蜒而下有一條小溪,溪水清澈甘甜,種出來的稻米特別的香,有稻香村之稱。
稻香村就在民謠城郊外,夏子萱步行走了半個多小時,才回到村子裡。
結果剛好碰到了一群村民,坐上了牛車,準備尋人的架勢。
“呀,我說俆蔚媳婦,你這是獨自進城了?”說話的是柱子嬸,她男人叫柱子,村子裡稱呼的話都是按照小媳婦丈夫的名字這麼叫,
柱子嬸是村子裡有名的媒人,並且還口碑良好,不像別的媒人,只顧著貪圖那麼幾包煙,就會誇大虛實。
這個時候的婚姻雖然沒有現代那樣,離婚率頗高。但是小打小鬧小吵,還是不少的。
少有的不拌嘴的小倆口,基本上都是柱子嬸給牽得紅線。
就是原主當初和俆蔚能夠認識,還是柱子嬸的功勞。
不然的話,得到原主不聲不響離開的訊息,柱子嬸也不會和徐家的人坐上了牛車,就準備把人追回來。
現在看到夏子萱這個樣子,拖著鼓鼓的牛皮箱,手上還拎著大包小包的,明眼人一看就是出去買東西了。
一些閑著沒事,坐在歪脖子樹下磕著瓜子,嘮叨的婦人就開始酸溜溜的,說起了閑話。
“就說城裡來的姑娘不頂事,只知道花錢買東西敗家,家裡頭的農活不知道幹!”
“這也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沒看到俆蔚那孩子整天樂呵呵的,哪有男人家抱著孩子哩!”
……
夏子萱抽了抽嘴角,都說這個時代的人最是淳樸,那些個亂嚼舌根的婦人,她看著也不比現代的差多少。
任何時代,都有那麼幾個大嘴婆,喜歡東家長西家短,搬弄是非的人存在。
“嬸子要去哪裡?我想著天暖和了,娘和二丫還穿著棉襖,就去了一趟城裡,扯了一些布留做衣服。蛋蛋的奶粉也快吃完了,就索性也買了。俆蔚哥每天上工那麼辛苦,我就沒有告訴他。”
“雪梅剛好得了城裡的遣回信,我就一塊送她上車。”
輕描淡寫地解釋了幾句,夏子萱便笑著看向自己的婆婆說:“娘,您這麼一大早的,是帶著二丫去城裡?”
梁秀娥就是原主的婆婆,她懷裡還抱著正在打著呵欠的二丫,有點兒羞窘地說:“可不是嘛,你也說了天氣越來越熱了,就想著給你和二丫還有阿蔚扯點布。做兩身衣裳。”
夏子萱走過去,往梁秀娥手裡塞了十塊錢說:“娘,二丫早就想要去城裡那家書店買連環畫看,東西您不用買了,我都買齊了。你就當帶著二丫去玩,記得多給二丫買點吃得。”
二丫揉了揉眼睛,看到夏子萱,立刻笑嘻嘻地說:“嫂子!”
夏子萱捏了捏小丫頭肥嘟嘟的臉蛋說:“吃了沒?一會跟娘去城裡要聽話,別走丟了,想吃什麼讓娘給你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