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子萱捂住嘴巴,又笑了一會,方才拿著奏摺湊過去,指著上面一句話,對宮朔分析說:“督公您瞧瞧,這位自稱已經閑賦在家一年零三個月的戶部侍郎江忠。”
“明明是自己按耐不住,想要回京就職,非要寫得那麼冠冕堂皇。說什麼是唯恐自己閑賦,增加了戶部各官員的負擔,又適逢江南一帶水患,賑災之事刻不容緩,他深感慚愧……”
夏子萱把這個江忠的摺子給使勁地批判一番,實在是夏子萱最鄙視那種想要趁著賑災,大肆斂財的貪官。
不巧的是,這個江忠就是這個任務世界中,最大的貪官。
原劇情中,這一次的賑災,那江忠請求回京述職的摺子李千尋準了,並且因著戶部尚書成了偽女主宮鬥的犧牲品,一時半會沒有合適的人選。李千尋啟用了因守孝閑賦在家的江忠,將其直接擢升為戶部尚書。
江忠身上帶著欽差的頭銜,加上戶部尚書的官職在身,一路南下,也一路大肆的斂財。
最後流民沒有得到安置不說,江忠為了防止有流民北上,竟然下令命官差將流民聚集在破廟,造成了瘟疫蔓延,死傷無數。
江南連續三個省府,成了瘟疫爆發地,江忠擔心自己貪汙的事情曝露,隱瞞再請不報。
直到有百姓九死一生逃出去,一路行乞到達京都,告禦狀。
李千尋大怒,正準備將大boss宮朔拿下,聽聞江南之事,便決定借刀殺人,命宮朔率錦衣衛和東廠的親信,先一步趕去江南一帶賑災,並找到江忠貪汙的各項罪證,就地格殺。
這就是劇情中有名的‘金秋之亂’。
因為李千尋身邊有其皇叔靖王李培梁安插的細作,當初先帝李棟梁胞弟冕王李滄梁叛亂,是靖王、蕭王不遠萬裡領兵救援。
所以先帝縱使有削藩的雄心壯志,無奈那個節骨眼,不允許他提出這個舉措。
先不說朝堂上,對於那蕭王和靖王的一番感激和尊敬,就是兩王所在的藩地,也是愛民如子,深得民心。
李棟梁當時要是執意提出削藩,估摸著不是被禦史臺那幫老古董唾沫淹死了,就是被天下悠悠之口叫囂著,趕下龍椅。
帝王者,總會奉行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所以說無論是先帝還是今上李千尋,對于靖王和蕭王,都是忌憚。
相應的,蕭王和靖王或許一開始真的是想要管理好自己所在的藩地,那一畝二分地。但是隨著先帝開始到今上,總是有看上去公正的旨意,實際上背後的心機不言而喻。
久而久之,兩王再熱忱的心,也是要蒙上了一層寒冰。
如果不反,等待他們的就是砧板,屆時任憑李千尋拿著刀,對他們為所欲為。
若是豁出去一切,鋌而走險,萬一成功了,他們還能夠成為人上人。
所謂富貴險中求,自來梟雄都會有此壯志。
適逢安排在李千尋身邊的細作傳來好訊息,準備將宮朔這個得用之人,連同那江南幾個被瘟疫蔓延的城池,如數地斬殺掉。
兩王將計就計,默默地將兵力往江南一帶囤積,就等李千尋付諸行動的時候蹦出來,揭發他這險惡用心。
金秋之亂的結果就是李千尋失去了江南一帶的民心,宮朔這個大boss也察覺到他的險惡用心,一怒之下幹脆和兩王彙合,公然與朝堂對抗。
姚家這個時候大小將軍領軍平亂,這場戰爭持續了三年之久。
因著李千尋是男主,最後自然是朝廷慘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