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頭指了指某個方向,說道:“三少爺跟六少爺平時走的近,你可以先去見見他。”
“三少爺?”
於六在老頭的帶領下來到一個城鎮的大宅子裡,很快就有人帶著於六到了後院。
“於公公真是有膽量,居然跑到這裡來。”
於六抬頭看看,一個二十來歲的男人正坐在屋外的躺椅上看著自己。“說出的話都一樣,那個老頭其實是跟著你的嗎?你們兄弟之間也要做到這個地步嗎?”
“我想你應該早就見怪不怪了。”男人說道,“說吧,什麼目的?最好說出你真心話,不要撒謊。”
“心裡話?”於六笑著說道,“你不清楚嗎?”
“當然清楚,但是我想聽聽你的想法,畢竟這件事成功與否,好像對你都沒有什麼好處。”
“成了,殺雞儆猴,敗了,沒有壞處。”
“我奇怪的正是‘殺雞儆猴’,為什麼?解除海禁最大的受益者是朝廷,是商戶。而你除了得罪了權貴商賈,好像什麼都得不到。”
於六瞬間有些頭疼起來,“你能得到什麼?”又是同樣的問題,太多的人問過自己了,以後要把這個問題提上日程了。
“我想要的好處是太平,也許久了,你會懂?”
“好像需要很長時間,那麼為什麼不現在稍微解釋一下呢?”
於六沉吟一會,說道:“番邦小國的油水很快就會被那些洋人榨乾,由儉入奢易,由奢返儉難。他們享受過的好日子,不會輕易放過的。特別是看到這裡如此的富澤,怎麼可能不動心思。”
“可是解除海禁之後,洋人到這裡買賣的成本會提高,難道不是一樣的結果嗎?”
“成本會降低,不會提高。畢竟那個時候他們可以選擇合作的物件會很多,成本怎麼會高呢?”
男人想了想先是點點頭,但是眉頭隨即擰到一起。“只是這樣得罪那些權貴,值得嗎?如果只談合作,不開海,會不會更好一些?”
“現在的洋人就像當初的遼,金,大清就是宋。戰爭的主動權永遠握在對方手裡,想來就來,想走就走。前明的倭寇做的生意,現在這些洋人卻是在殺雞取卵。不開海,大清遲早會亡。”
男人聽了於六的話,深深的吸了一口氣。他和西洋人的接觸不少,自然也很清楚他們在海外做的那些事,自然也就很能理解於六所擔憂的。“看上去你比我六弟還要小上幾歲,但是你所看到的,卻是比二叔看的還要透徹。”
喜歡大清宮裡的小人物請大家收藏:()大清宮裡的小人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