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雲天以超光速吞沒了整個人類可觀測宇宙。
也就是,光錐之內,人類可以用各種裝置看到的宇宙空間的極限,超過這個範圍依舊還是宇宙,可是人類觀測不到了。
可觀測宇宙半徑為465億光年。
按照宇宙大爆炸模型,宇宙源於137億年前的那場大爆炸,而宇宙中資訊傳播的最快速度——
光速也是有限的,真空中最快為每秒三億米。
這就決定了我們能夠觀測到的宇宙是個有限的球體,在可觀測宇宙之外,我們無法瞭解到那裡的任何資訊,因為那裡的資訊還來不及傳播到我們這裡。
宇宙學假設,宇宙是均勻和各向同性的——換句話說,不管你在哪裡,朝什麼方向看,在比星系團還要大的尺度上,宇宙都是一樣的。
至少在現在已經觀測到的宇宙當中,宇宙確實如此,那麼在可觀測宇宙之外,我們沒有看到甚至永遠不可能看到的那些地方,宇宙又是個什麼樣子。
雲天,此刻正站在這片,對人類來說,永遠不可能看到之地,對人類來說無意義之地。
而雲天,也獲得了整個可觀測宇宙部分的許可權。
只要雲天選擇不觀測,那人類可觀測之地,都將化為虛無,化為不存在。
不過,雲天自然不會閑的沒事兒去滅世,他要統合整個宇宙的許可權。
而這片光錐之外的宇宙空間,又是個什麼樣子?
雲天看到了,無限的星系,只不過這些星系只有雲天手掌大小。
規則的尺度在這裡無限等比例微縮,而這星系裡面的文明與生物,亦具備某種微觀物理現象。
例如他們可以透過自我觀測與否,將自身化為存在或者不存在從而去瞬移。
直接具備某種量子效應,對於宏觀普通人來說,似乎帶有幾分唯心色彩的微觀量子效應在這裡就是實打實存在,可觸控的。
如同電子雲一般,出行出現靠得是機率。
電子繞原子核運轉並不是如同地球繞太陽的軌道這麼規則,而是在一定範圍內,電子以機率雲的形式做瞬移無規則運動。
這群微觀生命,自誕生起就可隨意瞬移,並擁有種種微觀特性。
他們沒有薛定諤的貓這種微觀影響宏觀的無法理解的概念,他們就是微觀存在的。
而在微觀中,每個微觀智慧生物自誕生就不會死,不飲不食,能量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這種文明如何運轉,又有怎麼樣的社會規則,甚至是否有社會,亦不是人類可以想象的。
雲天揮手拍散一個類似銀河的星系,只不過這並不能影響其中的生物。
宏觀與微觀是兩個世界,正如你永遠無法直接用指頭碾死一個細菌。
雲天的視野無限縱深,發現這些物質本源,沒有原子核電子結構,亦沒有誇克,介子,中子之類。
只有一種電子的存在,構成了整個宇宙。
關於量子的定義之一是最終不可分的基本粒子,那麼這裡的構成物質的存在可以說就是直接由量子構成的。
只不過這裡的不可分粒子是電子。
“有趣的世界,這種世界倒是在其他平行宇宙也不是沒見過,我也有過去是這裡的微觀“人”,只不過由於微觀生物的天然制約,無限宇宙也沒有一個微觀“人”的我最後能踏足宏觀。”
雲天揮手誕生了一塊如同泡沫玻璃球一樣的物質,把收集了一個星系,和星空沙漏放在了一起。
算是留念一下可觀測宇宙外的景象。
黑球繼續以超光速蔓延,繼續吞沒宇宙,獲得可觀測宇宙之外的觀測許可權。
雲天總結的超脫之法,除進入絕對理性困境之外尚有四種方法。
1,為化宇宙為小世界,成宇宙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