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雲天的第一個目標要在這裡,因為歷史時期黃土高原植被覆蓋率很大,造成如今沙漠化的主要原因是人為開墾土地,採伐森林和過度放牧所致。
這也就代表造成沙漠化與當地環境氣候無關,因此只要盡快恢複植被就可以改變這裡嚴重的水土流失。
若是像其他沙漠化地區是由於地殼運動與獨特的地理環境導致的異常高溫區與幹旱區,若是快速覆蓋植被,一旦離開人類的維護,那也是治標不治本。
事實上雲天動作很快,一個月的時間就治理了大部分,如同在黃色的畫布上畫滿了一道道綠色的細線。
曾經支離破碎黃沙被分割成一個又一個小格子區域,這個時候就不需要雲天了,自然有其他人維護住綠色地帶,然後進一步把黃色區域“佔領”。
至於那裡的人口則被轉移,歐洲陸沉之後,人類的生存環境收到壓縮與改變,因此雲天計劃的第一步就是改變環境。
世界早已沒有國界之分,人口在這個戰爭時期自然也是要歸政府宏觀調控。
經過幾個月的緩沖,已經初見成效,沙漠化的趨勢已經被遏制,而糧食工廠也已經成批次的造就糧食與蔬菜。
這也使得更多人拜託了歐洲陸沉後對經濟的影響,也使得人們更加強了對改造自然的信心。
而核聚變技術也使得人類活動對環境的破壞達到可以接受的地步,一場人類改造自然的運動正在轟轟烈烈的進行。
人類的生存空間被壓縮,那自然就透過對以前人類無法居住的地方進行改造,從而適合人類居住,擴大生存空間。
理論上掌握無窮世界的雲天可以提供無限資源,不過雲天把自由穿越宇宙這個選項給pass掉了。
如果雲天已經給人類開了這麼大一個掛都不能讓這個宇宙的人類好好發展的話,那也別想什麼新世界了,直接拋棄文明追求個體力量算了。
對於這種非環境因素的荒漠,初期改造很有成效,中後期改造完畢,就不需要投入機械與人力維護了,森林自然就會涵養水分。
而對那些由於環境本身,處於副熱帶高壓或者被高原阻擋了水汽與季風的地區,單純改造之後就離不開人類時時刻刻的維護了,一旦不維護就會被打回原形。
對於這種情況,為了一勞永逸,雲天就直接用核彈洗地了。
前蘇聯曾用核彈炸了一個出來了一個水庫,事後輻射程度很低,完全安全。
如今科學聯盟則透過精確計算,利用核彈直接改變地形,強行改造環境。
當然不是普通的核彈,而是更高階的中子彈,其不會産生大量的放射性汙染,此二者混合使用,改變地形後造成的輻射汙染直接透過環境改造技術就消除了。
曾經懸在人類頭上的達摩克裡斯之劍,在人類的團結下,不再給人類綻放死神之花,反而開啟了希望。
人類終於不再把力量放在無用的地方,真正散發出了改天換地的新氣象。
雲天也過了幾把扔核彈的癮。
歐洲陸沉與三體危機極大沖誇了當時的社會結構,外加桑尼的推波助瀾,構成大量的無産者直接接受資源補救,市場經濟早就不存在了。
如今這些人被廣泛的運動起來改造環境,建立城市,高密度高壓的超級城市和平年代自然是繁華富貴的象徵,但是遇到這種情況超額的人口就是負擔。
科學聯盟的技術人員計算出合理的城市人口,設計出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城市,南方多餘的人口則向東南亞宜居地帶轉移。
中國西部地區地形多變,屬內陸地區,這裡都交給了桑尼爆兵出來的機器人進行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