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當然,走,現在太陽還不是很辣,走到上面剛好,如果太陽再大點,爬不上去。”
“奧,好的。”
永清領著四哥往邊上一條小路,向真武山出發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小路邊上有條小溪,“叮叮咚咚”地流著溪流,是從山上流下來的,長年不幹,旱年也不幹,是因為山頂有口井,井不深,但井中水從未乾過,鎮上的人都說那是一口神井,是上天賜的。可謂:“神仙之水天上來。”
四哥看見有山泉水,早就口乾舌燥,蹲下去,就捧起一把水送入嘴中,“啊,水又涼又甜,舒服。”一連喝了好幾口。
永清當然也在喝水,等下要上山,不補充點水分就不行的,“啊,舒服吧?”
“好舒服,像仙水一般。”
喝了幾口,補充了一下水分,爬山才真正開始了。
山腳下開始就是一個很陡的斜坡,都是砂石路,腳不注意的話就可能打滑。
四哥興奮地不得了,高喊:“衝啊。”
“慢點,像你這樣爬山,是爬不到山頂的。”
果不其然,四哥快爬了幾步,在斜坡頂端,腳踩中浮石,腳滑了一下,膝蓋頓時擦破了皮,流出血來。
“讓你慢慢爬嘛,不信我的話。”永清埋怨道。
“還真是陡啊,剛上山就讓我給它下跪,給我個下馬威啊?”
“是的,讓你那麼心急的。”
“今天我還非爬上去不可。”四哥受到挫折,反而越挫越勇。
稍做調整,四哥重整起鼓,向著山頂進發,爬過這個陡坡後,上面稍平坦一點,但從陡坡上來,已經消耗了他們很多體力,加上火辣的太陽曬著,人已經略微感覺到頭暈目眩。
四哥之前爬過最高的山,就是附近村子的金雞山,只有百來米高,真武山海拔458米,是金雞山的四五倍,再加上天氣的緣故,體能消耗更大。
爬山本來就是對人的體能,意志的考驗,體能不行的人,爬幾步就臉色發白,根本無法爬到山頂;有體能沒有很好的意志,信念,就會半途而廢,也到達不了山頂。要兼顧兩點才能到達山頂。
永清今天讓四哥來爬山,也是別有用心的,是對四哥體能和意志的一次測試,看他能不能在這大熱天,這麼高的山,能不能到達山頂。
四哥剛開始信心滿滿,覺得又刺激又好玩,關鍵是上山就能看到陳武師傅,心裡衝勁十足,可隨著體能消耗越來越大,腳步變得越來越沉重,身體好像被什麼東西壓著一樣,步履蹣跚。
爬山的姿勢也是從開始時,雙腿輕盈,身形矯健,慢慢變得像個八十歲的老爺爺走路一般,弓著背,曲著腿,走每一步都變得非常困難。
可爬了半個小時,才到半山腰,當他抬頭看到前面的山路,更是陡如峭壁,或者根本稱不上為路,只是一條剛好人能過,路邊都是荊棘。
面對這樣的路時,體能已到極點的四哥崩潰了,站在那裡不動。
永清在後面看四哥不走,便問道:“壽根,怎麼不走了?”
四哥雙手放在腿上,感嘆道:“哥,我爬不動了,前面還沒陡,怎麼爬上去啊?”
“這是正常的,你很少爬這麼高的山,你現在的體能已到極點了,只要咬咬牙,克服一下,度過極點,你就能爬上去。”永清用心開導四哥,這也是他意料之中的事情。
“可我感覺自己頭昏腦漲,怕是已經無法上去了。”
“如果遇到這麼點困難,就退縮,以後生命中還會遇到比這還要困難的事情,你不是也要躲避,作為一個男人,面對困難應該勇敢面對才是,上吧,有我呢,說不定山上陳武師傅已經做好飯在等我們了,快走吧。”
說到陳武師傅,四哥的幹勁又來了,豁出了,咬咬牙,一定要爬上山。
這真武山確實是奇陡無比,清代詩人揚渭恩曾寫下這樣的詩句:“仰觀山勢接雲霄,石徑崎嶇路轉遙。西嶺不如東嶺曲,回頭一望欲銷魂。”古人面對真武山的陡,都有如此感嘆,可見真武山的陡已傳承千年之久。
四哥咬咬牙,一鼓作氣,爬過這段陡路,但面對他的還有一段石梯路,也很是陡,因為他克服了極點,頭也沒那麼暈了,再加上剛才經過那一段這麼難走的,這段石梯路也就不算什麼了。
還有後面永清不斷鼓勵著四哥,四哥更是信心十足,腳步也輕快很多,一口氣,終於爬上山頂。
喜歡老四哥請大家收藏:()老四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