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張元自己,則是去了老鄭頭家裡。
老鄭頭早有準備,見張元來了,當即拿出一張寫好的紙,上面羅列的都是村裡那些真正貧困的人家。
讓張元感動的是,老鄭頭甚至還在上面標註了這些人家有幾口人,家裡有沒有病人,有沒有正在上學的學生,以及有幾個能賺錢的男人。
這麼一來,就可以讓張元做出更精準的判斷。
同樣是貧困戶,也要分情況的。
比如有的貧困家庭要供孩子上學,但他們家的孩子馬上就要大學畢業了,這種就得往後排,因為他們家的孩子畢業後就能賺錢補貼家用。
而有的貧困家庭馬上就要生孩子,等孩子一出生,將來的家庭負擔會變得更重,像這樣的就得優先考慮。
可以說,有了老鄭頭的這份“情報”,張元就能據此作出精準的判斷,從而選擇真正需要幫助的家庭,給他們提供一份待遇優厚的工作!
張元激動之餘,當即表示回頭要請老鄭頭全家去小飯店大吃一頓。
不料老鄭頭卻笑眯眯的說不用張元請客,只要張元晚上來自己家吃飯就行。
張元自然不會反對,大不了到時候給老鄭頭拿兩瓶好酒就是!
自從張元買車後,他去縣城的這幾次,曾經順路買了幾箱子當地的特產好酒。
雖然跟茅臺五糧液這種名酒沒法比。
但是對於普通人而言,也算是很不錯的酒了,一瓶差不多要兩百塊。
張元準備給老鄭頭帶兩瓶過去,讓他光明正大喝點好酒。
否則以鄭秋月那管家婆似的性格,估計老鄭頭肚子裡的酒蟲都得饞死。
離開老鄭頭家,張元就按照名單上的順序找了過去。
他剛才粗略看了下,老鄭頭上面列的這幾家,大部分都符合張元的要求。
拋開其中一家不符合要求的,剩下的幾家張元都想上門瞭解下情況。
本著就近的原則,張元首先來到離老鄭頭家最近的一戶人家。
這家人是農村最常見的兩個老人,兩個大人和兩個孩子的配置。
由於戶主劉學法天生小兒麻痺症,一瘸一拐的,沒法外出打工,因此夫妻倆只能在家務農,壓力本就不小。
前些年,兩個老人先後得了大病,光是給他們治病就花光了家裡的積蓄。
從那以後,他們家的經濟壓力更大了。
不僅要贍養兩個年邁的老人,還要養活兩個正在上初中的孩子,壓力不可謂不大!
特別是,現在兩個孩子還處於義務教育階段,上學不要學費。
等過兩年他們上高中的時候,恐怕連交學費都成問題。
張元估計,如果他不幫一把,搞不好這戶人家的兩個孩子將來有可能會輟學!
雖說張元初中畢業就不上學了。
可那不是家裡不讓他上。
而是他這個學渣成績太差,考不上高中的緣故。
要是有機會,張元也想像其他同學那樣上高中,象牙塔裡承受的壓力終究還是要小一些。
他不想讓這戶人家的兩個孩子步自己的後塵,故而打算出手幫一幫他們家!
這戶人家的戶主名叫劉學法,年紀差不多有三十四五,張元得喊他一聲劉哥。
來到劉學法家,張元站在院子裡喊了一嗓子。
“劉哥在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