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曉峰張了張嘴巴,腦中卻在飛快地思考。
“虞總編現在是什麼職稱”胡曉峰突然問了這麼一個問題。
“中級已經好幾年,可以申報副編審,不過我這些年負責的網文,份量還不夠,所以暫時沒有申報。”虞秋樺稍稍將視線移開,看來不想談這個事情。
中級編輯之上的職稱,不叫高階編輯,而是叫副編審和編審,網站想升為省級,至少要擁有一名副編審。
省級網站的收益與市級不可同日而語,所以副編審和編審非常吃香。
為了確保這兩個職稱的含金量,國家卡得也很嚴,標準每年都在提升,確保每十個申報者只有一個人能透過。
對於網路文學的編輯來說,稽核標準裡最重要的無疑便是你所負責小說的訂閱和改編情況。
虞秋樺也許很優秀,但她的競爭對手,有相當部分來自市裡甚至省城的大站,人家的成績更是斐然。
錦書城這個平臺還是小了些,不足以支撐其副總編升級。
就算錦書城打算傾全站之力打造一個高階職稱,那也是優先放在正總編身上。
而且網站還有一個顧慮,那就是好容易培養出了高階職稱,人家卻跳槽了怎麼辦
有了職稱,誰不想去更大的平臺啊。
所以最穩妥的做法,便是在網站即將升到省級的時候,編輯也正好達標。
為了防止編輯過早升級,那就只能把有潛力的書分散給多個編輯。
這樣看來,虞秋樺還有得熬啊。
“其實職稱只是一個虛名,對編輯來說,自身能力最重要。”虞秋樺忽然唏噓起來。
說得也是啊,拿職稱不就為了去更大的平臺,拿更高工資麼。
如果你能證明自己的專業能力遠超一般的中級編輯,同樣會有大把省級網站來挖你。
所以虞秋樺真是看上胡曉峰的“獨門秘籍”了。
當然,從這女人的表情來看,她未見得肯承認胡曉峰的水平比她高。
但胡曉峰培養作者的模式,跟她肯定不是同一路子的。
如果能同時掌握兩種模式,要麼雙管齊下,要麼相互參考,水平自然就提升了。
“我使用的方法,說出來可能會讓人失望的,虞總編真要聽”胡曉峰想了想,笑道。
“當然想聽,只要胡總別敷衍我,我也絕不食言。”虞秋樺再次坐直身體。
“虞總編所說的商業化,我想是指如何教作者拉仇恨,如何設定長中短三種目標,如何設定懸念,如何快速交代背景,如何用臉譜化或有缺陷的角『色』快速吸引讀者之類的吧。”胡曉峰看著她。
虞秋樺稍顯驚訝,隨即點點頭。
“商業化本身不算貶義,因為讀者需要什麼,你就給什麼,這是正常『操』作。”
“但對絕大多數作者來說,讀者需要的,他們給不了,給不全,或者生產出來的東西質量有問題,這個時候下等編輯就會教他們把書名、簡介和開頭寫得誇張一些,張力大些。也就是所謂的標題黨,或者說虛假宣傳,這樣的商業化是最不可取的。”